对学校教育的思考

文化的传播本质上是文字的传播。人类对文化的理解,一方面是对文字的理解,另方面意识思维的方向。文化是社会化的,文化的传播方式也是社会化的。所以,学校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接受文化的能力,应该把文字与哲学放在第一位。

学校不能成为“复制文化”的场所,让学生成为教师的“文化复制品”。学校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与意识思维能力,在文字理解能力的基础上,塑造各种具有特殊意识思维能力的创造型人才。每一个人的成长环境不一样,形成了人类个体意识思维能力的特殊性。学校的科学文化教育,不能复制,只能引导,通过各种实践场景,让学生得到启示与感悟。所以,学校教育除了文字认知与理解教育以及哲学教育之外,其它的教育方式都应该是劳动实践教育。

现代社会,文化传播的方式越来越多,人们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渠道,来接受文化认知与辨知。一个社会人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其辨知文化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就是学校的职责!

。。。。。。

即兴思考,旨在抛砖引玉,欢迎交流!

对学校教育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学校   复制品   抛砖引玉   特殊性   文化教育   现代社会   认知   哲学   意识   人类   能力   文字   方式   文化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