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材是对历史过程的哲学总结

历史传承,需要规范。

历史过程,犹如“原材料”,需要规范性地“工艺加工”。

历史过程的“加工”,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正面的特点是“规范”,我们称之为“正史”;负面的特点是“偷工减料或者以次充好”,是“野史”。

如果社会的某个时期出现“野史”泛滥,人们的思想意识就会变得混乱。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这是很危险的!

历史教材,需要去伪存真。每一个历史时期,都要周期性地清理“伪劣产品”。

识别“伪劣产品”有很多方式,哲学思维是最有效的鉴定“手段”。历史过程是一种实践,历史教材是对实践的认知,两者之间是相互衔接的,任何“缝隙或者掺假”都可以通过哲学思维“检测”得到。

。。。。。。

用哲学思维来规范历史过程,这是中国历史的显著特点,也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原因。

那么,在当今时代,对于历史传承以及历史教材,我们应该做怎样的思考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哲学   教材   过程   去伪存真   以次充好   正史   历史   野史   偷工减料   规范性   源远流长   周期性   负面   思维   加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