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名句 |《六祖坛经》名言合辑,文案人必备硬货,一键收藏

《六祖坛经》,佛教禅宗典籍。亦称《坛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


古籍名句 |《六祖坛经》名言合辑,文案人必备硬货,一键收藏


禅宗六祖惠能说,弟子法海集录。《释门正统》卷八《义天传》有“大辽皇帝诏有司令义学沙门诠晓等再定经录,世所谓《六祖坛经》、《宝林传》等皆被焚”等语,似宋辽时期此书已入经录。


现有明清诸藏本、房山石经本及流通本等。1976年日本影印《六祖坛经诸本集成》,汇集各种版本《坛经》十一种。


古籍名句 |《六祖坛经》名言合辑,文案人必备硬货,一键收藏


1.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六祖坛经·行由·第七节》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明亮的镜子也并非是台,本来就虚无一物,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2. 有道者得,无心者通。 ——《六祖坛经·付嘱·第四节》

有德性的人可以获得正果,没有痴妄之心的自然会明白道理。

3. 迷时师度,悟了自度 ——《六祖坛经·行由·第八节》

迷的时候需要老师来救度,悟了之后就是自己救度自己了。


古籍名句 |《六祖坛经》名言合辑,文案人必备硬货,一键收藏


4. 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真常寂灭乐,涅槃相如是。 ——《六祖坛经·机缘·第五节》

世界将要毁坏时,劫火从海底燃烧,狂风令山峰互相碰撞。即使在这样的动荡中,见性者依然安住觉性,如如不动,这就是涅槃相。

5. 迷人口说,智者心行。 ——《六祖坛经·般若·第一节》

迷人靠嘴说,智者总是心在行动。


6. 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 ——《六祖坛经·顿渐·第一节》

禅不能从坐卧之相去计较。行住坐卧,搬柴运水,乃至扬眉瞬目,一举一动,哪里一样不是禅的境界?

古籍名句 |《六祖坛经》名言合辑,文案人必备硬货,一键收藏


7.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六祖坛经·行由·第七节》

本来就什么都没有,怎么会沾上尘土呢?

8.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六祖坛经·决疑·第二节》

心平气和何必辛苦地持戒,行为正直何必用修禅?


9. 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六祖坛经·行由·第一节》

人人都有本性、智慧觉性,本来是清净的,从来也没有染污。但用此三世一切佛一切祖之同心,直了乃至无了,证得菩提。

古籍名句 |《六祖坛经》名言合辑,文案人必备硬货,一键收藏


10. 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 ——《六祖坛经·付嘱·第五节》

在一切见闻中,心是清净的,心是不染著,这样才能把一切事情看得清清楚楚。在一切见闻中不生分别、不生执着。

11. 无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恶诸法分别心也。 ——《六祖坛经·顿渐·第二节》

所谓无常,就是佛性;所谓有常,就是一切善恶诸法的分别心。

12. 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 ——《六祖坛经·行由·第三节》

人虽然有南北之分,佛性本来没有南北之分。

古籍名句 |《六祖坛经》名言合辑,文案人必备硬货,一键收藏


13. 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顿悟华情已,菩提果自成。 ——《六祖坛经·付嘱·第三节》

心地,就是自性。你自性里含藏着一切的种子。现在由得到及时之雨,普遍来滋润这一切的种子,所以都生出菩提芽来了。顿悟,立时明白。你要知道有情的众生,你明白结果就要开花,开花又要结果。菩提妙果,自然就成就了。

14. 乘是行义,不在口争 ——《六祖坛经·机缘·第四节》

乘是实践修行的意思,不在于口头上的名义争论。

15. 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 ——《六祖坛经·顿渐·第一节》

在自己的心中,从来没有觉得别人有错的观念,这就是自性中本有最好的防止犯错的守戒行为;在自己的心中,从来没有对佛法的怀疑与迷惑,这就是自性中本有的无上般若智慧;自己内心宁静安详,这就是自性中本具的无上禅定。

古籍名句 |《六祖坛经》名言合辑,文案人必备硬货,一键收藏


16. 定慧等持,意中清净。 ——《六祖坛经·机缘·第一节》

别光心中有佛,同时也要开发我们的“真如本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意念才能保持清净。

17. 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六祖坛经·定慧·第一节》

物象本无,故称为无相,无相之体是实相,故称为无相之体。无住:法无自性,无自性,故无所住著,随缘而起,故云无住。

18. 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 ——《六祖坛经·决疑·第二节》

如果在家能够修行,如同东方人心善.在寺中不修行,如同西方净土里的人心恶。


古籍名句 |《六祖坛经》名言合辑,文案人必备硬货,一键收藏


19. 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六祖坛经·机缘·第一节》

只要你懂得了定慧双修之法门,一定能早日悟出你的习性“原本无生”的深刻佛理。

20. 即心名慧,即佛乃定。 ——《六祖坛经·机缘·第一节》

即心即佛,心佛本为一体,自性心一显现,方能开智慧,心中有佛方为定。

21.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 ——《六祖坛经·决疑·第二节》

每天多做有益于别人的事,成道不是因为刻意的布施几个钱。


古籍名句 |《六祖坛经》名言合辑,文案人必备硬货,一键收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硬货   惠能   自性   不修   人心   禅宗   法门   名句   习性   文案   机缘   清净   见闻   菩提   古籍   心地   名言   佛性   心中   智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