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粮食浪费,不一定代表粮食危机,也不一定代表遏制消费

为什么要打击粮食浪费。

粮食浪费问题实际上一直以来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只是今年受疫情及贸易战等问题的影响,被进一步提升到了一个重要的层面。

相关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约三分之一的粮食被损耗和浪费,这是惊人的数据,也让人们更加意识到遏制粮食浪费的重要性及迫切性。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悯农》可能是很多人小时候学会的第一首古诗,古人也早已为我们总结关于粮食来之不易的意义。

生活水平提升了,人们可以享受更高品质的事食物,这一点是毋容置疑的,关键问题是不能存在浪费,浪费是完全没有任何价值的行为,而且严重的浪费还可能对社会产生不良的负面影响。

个别不合时宜的所谓“大胃王”和“吃播”,也确实应该受到一定的管制,毕竟除了那么一点点的娱乐性以外,实际上传达的更多的都是一些负能量的信息,特别是会对小朋友产生一定的错误引导。

所以说,严厉打击粮食浪费是势在必行的,也是迫在眉睫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本来粮食就不是很充足,再存在如此的浪费行为,是绝对不可取的。我们每个人也应该身体力行的去支持国家的倡导,保障每一粒粮食就能产生其应有的价值。

打击粮食浪费,不一定代表粮食危机,也不一定代表遏制消费

为什么说不代表粮食危机

目前有些过分的解读总是在强调粮食危机的问题,实际上打击粮食浪费和粮食危机,本来就是没有关联的两个概念,你不能说省着花钱就是贫穷。打击粮食浪费是要让节约下来的粮食发挥其真正的价值,也为未来的整体粮食安全问题提供最好的保障。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我国粮食供给方面到底是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虽然我国是最大的粮食进口国,但实际上主要的进口作物是大豆,进口占比超过80%以上。而核心的粮食作物稻谷和小麦的进口量并不高,稻谷的的自给率达到98%以上小麦的自给率达到96%以上。另外中药的饲料作物玉米的自给率基本也在98%以上

另外从库存消耗比来看,稻谷86%、小麦91%、玉米40%,都是明显高于联合国17%的安全线的。而只有大豆21%左右的比例相对是要低一些,但也处于安全范围内。

由此我们也可见,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稻谷和小麦是处于非常安全的状态的。粮食的进口实际上主要就是集中在大豆方面,每年大概要进口8000万吨左右,这其中的原因也是因为国家出于战略性的考虑,要更多的保障稻谷及小麦等核心农作物的种植及产出。

实际上关于大豆的进口问题,也一直都是中美两国博弈的关键棋子,但中国大豆进口的主力来源国家是巴西,大概占比65%以上美国实际上只有19%左右,另外还有阿根廷等其它国家。美国并不能完全控制我国的大豆进口问题,而且大豆实际上主要的用途就是榨油和牲畜喂食,都是可以用其它产品进行替代的。因此可以说大豆的进口问题,也远远谈不上粮食危机问题。

当然,时刻警惕粮食危机问题也不能说是危言耸听,实际上国家能够实现目前的粮食供给水平,也是经历的多年的不懈努力才换来的回报,“安心放心”不代表“掉以轻心”,时刻警惕也是为了更好的未雨绸缪。

打击粮食浪费,不一定代表粮食危机,也不一定代表遏制消费

为什么说不代表遏制消费。

还有一些声音说打击粮食浪费,会一定程度的遏制消费,实际上这更是无稽之谈。浪费本身就是一种可耻的行为,严重了也会危害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试想一下,我国现在的核心粮食作物已经能够实现了自给自足,如果再从浪费的粮食中节省出更多的比例,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可以更加没有后顾之忧了呢。

打击粮食浪费,实际上不但不会遏制消费,反而会从一定层面上刺激消费。说白了,以前的大吃大喝、盲目点菜的风气将会得到遏制,同等的支出实际上可以获得更高品质食物的享用,这样生活标准实际上也会渐渐得到相应的提升,在能力范畴之内尽量享受更高品质的食物,不但解决了粮食的浪费,也会进一步增加人们的满足感,同样也会为相关餐饮零售产业提供全新的升级发展动力。

打击粮食浪费,不一定代表粮食危机,也不一定代表遏制消费

总结

浪费粮食可耻,必须严厉打击。

暂无粮食危机,时刻保持警惕。

打造精品餐饮,提升品质占比。


以上个人意见仅供参考,不负任何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粮食   危机   粮食作物   进口国   稻谷   美国   大豆   小麦   食物   核心   品质   时刻   价值   代表   我国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