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燕窝、鱼翅等夸大功效的产品,让我们花了多少“冤枉钱”

最近看了一个关于蜂蜜营养成分的介绍,发现其实主要就构成其实就是糖分。这与多年来蜂蜜给人留下的富含各种营养的直观概念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也不得不感慨,这么多年来,各种各样号称富含各种营养成分、“包治百病”的所谓营养补品,实际上可能都没有其流传的那么大的功效,而这其中也无形的让很多人花了不少的“冤枉钱”,试想一下,如果这些钱都花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可能我们的生活和健康都会更好。

当然,本文并不是要说这些所谓的补品没有任何营养价值,只是想探讨下其营养价值是不是被人们过多的夸大了,另外就是想展开说明一下其背后的核心商业逻辑又在哪里。


蜂蜜、燕窝、鱼翅等夸大功效的产品,让我们花了多少“冤枉钱”

首先,人们往往希望相信所谓的“物以稀为贵”。

像燕窝、鱼翅、海参、鲍鱼、冬虫夏草等这类所谓的营养食品,往往都有其珍惜的属性,而人们也普遍对珍惜的东西会人为的给予更高的附加值评估,这首先就给了商家炒作的基础。其实我们也都知道这些东西都有其特殊的营养成分,但其肯定远远没有达到商家炒作的那么神奇。


蜂蜜、燕窝、鱼翅等夸大功效的产品,让我们花了多少“冤枉钱”

背后的产业链已经成型,宣传也越来越没有节制。

多年来相关营养食品的产业链已经非常成熟,这也就造成了一部分“不良商家”的宣传力度越来越没有节制,功效被不断的人为托大,很多消费者也就会“稀里糊涂”的为这些所谓的功效买单。产业链越成熟,宣传的节制就越没有限度,长此以往就进入了一种恶性的循环。

蜂蜜、燕窝、鱼翅等夸大功效的产品,让我们花了多少“冤枉钱”

补充什么样的营养,是因人而异的,不能一概而论。

实际上每个人的体质、健康情况都是有着明显的差异性的,有些营养品可能有的人适合,而有的人可能完全不适合,甚至可能会起到不好的影响。但大部分的营养食品在宣传时,基本上都是那种一概而论式的宣传,说白了就是对什么样的人都有好处,这可能就会产生一定的误导作用,最起码也会让一些人白白浪费钱财在这些所谓的营养食品上面。

蜂蜜、燕窝、鱼翅等夸大功效的产品,让我们花了多少“冤枉钱”

营销应该是产品销售的助推器,不应成为产品销售的核心发动机。

产品的销售本质上应该是其使用价值的最大化利用,而不应只是靠着营销宣传把产品的优势无限放大到一个并不合理的局面。

实际上这个世界上最成功的营销案例可能就要算是“钻石”的营销套路了,“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广告语可以说是深入人心,让很多人就认为钻石比黄金更有价值。但实际上“钻石”的基础元素是实际上含量最高的碳元素,只是由于最初的钻石矿都被一些欧美商人进行了垄断,并把其人为的炒作到了今天的高度,实际上钻石和能够作为硬通货的“黄金”相比,是完全没有什么可比性的。这背后的逻辑其实无外乎就是通过营销手段认为的夸大其实际价值。

总结:

我们得承认,所有的这些营养品、装饰品等等,其本身都有其合理的价值。只是由于过度的宣传让其实际价值发生了较大的偏离,而长时间的过度宣传,也会对人们产生一些的误导作用。很多消费者也会无形中在这些商品上浪费过多的财富。如果你的资金实力很强,合理的购买这些商品当然毋庸置疑。但是如果资金能力有限,还盲目的去追寻这些所谓的功效,很多时候就显得非常的不值得了。而且像营养品这类的商品,无论如何都要结合自身的体质,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长期使用,否则可能也是完全没有什么实际使用效果。


以上个人意见仅供参考,不负任何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蜂蜜   功效   冤枉钱   补品   鱼翅   营养品   产业链   体质   营养成分   营养价值   钻石   逻辑   营养   营养食品   商家   价值   商品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