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间站的发展历程,你知道吗?和国际空间站的对比


中国空间站的发展历程,你知道吗?和国际空间站的对比


中国空间站的发展历程,你知道吗?和国际空间站的对比

2014年9月10日,第27届太空探索者协会年会在北京召开。年会中方组委会主席杨利伟称,中国在2016年9月15号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随后2016年10月下旬发射神舟11号载人飞船和“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并与“天宫二号”对接,将在2022年前后完成中国空间站的建造。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董事长雷凡培在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之际透露,中国计划2018年前后发射空间站试验性核心舱,2022年前后发射20吨级舱段组合的空间站。到2024年国际空间站退役时,中国可能成为全球唯一拥有空间站的国家。

雷凡培表示,中国空间站建设方案已确定。空间站包括一个核心舱和两个实验舱,有多个交会对接口,能实现多飞行器同时对接。2018年前后,空间站试验性核心舱将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送入轨道。2022年前后,我国将研制并发射基本模块为20吨级舱段组合的空间站。

2017年3月2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包为民表示,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已于2016年底完成总装,目前进入整舱测试阶段,预计2018年发射升空。

2017年4月20日,中国载人航天副总指挥史张育林接受采访表示,空间站任务进展顺利,核心舱和两个实验舱都按照计划加紧研制,总体上讲,各项研制工作的关键技术均已突破,初样阶段的工作正有序进行。按照计划,在2019年左右要进行核心舱的发射。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为载人空间站工程新研制的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按照流程完成出厂前各项研制工作,于2020年2月5日安全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后续将与先期运抵的空间站核心舱初样产品一同参加发射场合练,之后执行首飞任务。

空间站建成后,每年与载人飞船、货运飞船对接若干次进行补给,在400公里左右的轨道高度上维持设计寿命十年的运行。届时,中国将成为继俄罗斯之后,以一国之力独自完成空间站建设的国家,航天员在空间站驻留可达一年以上。

此后空间站每年与载人飞船、货运飞船对接若干次进行补给,在400公里左右的轨道高度上维持设计寿命十年的运行。届时,中国将成为继俄罗斯之后,以一国之力独自完成空间站建设的国家,航天员在空间站驻留可达一年以上。

2020年10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透露: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全线正全力备战空间站建造任务,力争2022年前后完成在轨建造。按计划,未来两年将进行11次发射任务,先后发射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以及4艘神舟载人飞船和4艘天舟货运飞船,完成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1]

2020年10月7日,中国空间站航天员乘组已选定,每组3人任务周期3到6个月。[2]

2021年2月16日,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目前执行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载人飞行任务的首批航天员乘组已进入强化冲刺训练阶段;经过一年的艰苦训练,已基本完成预定科目训练,正在着重开展出舱活动等训练。[5]

2021年3月22日,2021年我国载人航天空间站进入关键实施阶段,计划完成天和一号核心舱、天舟二号、神舟十二号、天舟三号、神舟十三号等5次发射任务。5月,“天问一号”将实施我国首次火星着陆和巡视探测。[6]

2021年4月29日11时23分许,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托举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从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升空。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设的“首战”。[7]

中国空间站的发展历程,你知道吗?和国际空间站的对比

国际空间站,超龄服役,内部线路紊乱


中国空间站的发展历程,你知道吗?和国际空间站的对比

中国空间站采用模块化,十分整洁

2021年5月18日,中国第一个空间站核心舱天和核心舱在发射升空后,已经完成了单舱飞行阶段的在轨测试,后续飞船、舱段的发射将正常按计划实行。从4月29日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后,每隔90分钟它就会飞过我们的头顶一次,在太空里等待着空间站其它舱段以及货运飞船、载人飞船和它汇合。[8]

2021年5月29日20时55分,中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发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这是空间站货物运输系统的第一次应用性飞行。发射取得圆满成功。[9]

2021年6月17日15时54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三舱(船)组合体,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这是天和核心舱发射入轨后,首次与载人飞船进行的交会对接。[12]

中国空间站的发展历程,你知道吗?和国际空间站的对比

2021年6月17日18时48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顺利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13]

2021年7月4日,中国航天员实施空间出舱活动任务,是继2008年神舟七号任务后,时隔13年中国航天员再次实施空间出舱活动。[21]这次出舱任务,航天员刘伯明要在机械臂的辅助下前往作业点,航天员汤洪波则要通过舱外自主爬行前往作业点。[22]7月4日12时9分,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协同完成空间站舱外全景相机抬升操作。[23]7月4日14时57分,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空间站阶段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24]

2021年7月4日,中国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进行了中国空间站首次舱外活动,顺利完成了以全景相机在轨抬升为代表的各项任务。作为航天员执行出舱任务的“机械伙伴”——舱外维修与辅助工具也在这次任务中首次亮相。[25]

中国空间站的发展历程,你知道吗?和国际空间站的对比

中国空间站正在进行国际合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空间站   中国   文昌   天和   发射场   神舟   运载火箭   组合   航天员   飞船   货运   年前   核心   阶段   工程   国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