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华夏、巍巍中华,共同富裕道路上为何离不开碳中和?

作为有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中国,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因为有青藏高原,形成世界级水塔,在长江中下流形成。雨热同期的气候,极其适合农业生产,中国的母亲河黄河和长江才能孕育出悠久的中华文明。中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让中国成为目前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中国地形呈现典型的三级阶梯的特点,成为了世界上地形地貌最丰富的国家,也导致可供人口的平面面积相对较小。

从农业的角度而言,中国是整个欧亚大陆上最优质的国家,得益于我们先人先占据这块宝地。在周朝八百年的统治下,坚持不看血统,只看文化认同,将周围的夷狄民族变为华夏族的一分子。华夏文明的疆域在周代已经基本定型。按照麦金德的世界岛的概念,他将地球分为两部分,由欧洲,亚洲,非洲组成的世界岛,是世界最大,人口最多,最丰饶的陆地组合,在它的边缘,有一系列相对孤立的大陆,如美洲,澳洲,日本以及不列颠。中国处于世界岛边缘,少了很多混战,同时由于属于海陆兼备型国家,对外交流也便利。并且中国东部拥有世界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带,中国还能向南发展,于东南亚国家和东部的日韩形成一个市场共同体。中国的西部的荒漠和高原,可以作为中国的重要的战略纵深,西部的丝绸之路也成为中国经济文化对外输出的通道,可谓是穷则依靠青藏高原和西部大漠作为缓冲地带可以独善其身,达则通过内陆对外联系而兼济天下。历史的汉唐盛世如此,如今也是这样,这是中国的地理决定。金边银角草地皮,地处边缘反而更容易崛起。因此中国的崛起,是地理位置决定,是唯物主义观世界的必然。

中国由于东部临海,西部被青藏高原阻隔,北部临近苦寒大漠,南部临近东南亚各国。放眼欧亚大陆,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可我们一直奉行不称霸战略,自古以来,中国都是抵抗外族入侵,而鲜有主动侵略别国。可即使我们不主动侵略别人,作为以农耕文明为主的旧中国,百年前依旧面对来自海洋方向的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我们被迫打开国门。百年前的中国外敌入侵,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沧海桑田,只要我们还生活在东亚这片广袤的土地,一切都可以重头再来。时间来到2020年碳中和的元年,又是一个60年一循环的庚子年。中国提出2060年实现碳中和,自此中美欧三国正式开启碳中和竞赛。曾经在环保问题上,西方列强没说以此为难中国,以中国申请08年北京奥运会就是最好的例证。PM2.5作为新的概念进入中国人的观念中,中国雾霾天气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小。曾经以一部纪录片《穹顶之下》而闻名的环保女神也翻车了。太阳作为人类能源最康概的存在,作为曾经昂贵的光伏能源,在过去十年,成本降低了80%,2018年底光伏在中国正式进入平价上网时代,紧接着,2019年风电在中国正式进入平价上网时代。未来光伏发电成本还将继续下降,预计到2026年后,即使没有环保补贴,全生命周期下光伏电站成本将低于火电站的成本。

曾经依靠燃烧的火电站在未来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在光伏全产业链上,中国已实现全产业链的国产化,核心技术已经完全不依赖国外。完美逆袭的中国新能源产业,还包括新能源汽车,其中锂电池上,中国也是异军突起。宁德时代稳居第一。全球最强产业链已完成,2020年全球电动车接近40%产于中国。中国完善的产业链,已吸引特斯拉,宝马在中国投资建厂。在整车品牌上,高端有蔚来,小鹏,理想等整车龙头都在孕育中。全球能源格局大变局中,石油将成为最大输家。而中国西部光伏资源非常好的地方将成为最大赢家,从而改变中国的产业版图,将大量的高耗能的冶金,化工,加工制造等行业转移到这些地方,实现更加均衡的发展。共同富裕,未来也将与碳中和紧密关联。

泱泱华夏、巍巍中华,共同富裕道路上为何离不开碳中和?

来自于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华夏   欧亚大陆   青藏高原   火电站   大漠   列强   中华   产业链   中国   边缘   人口   成本   能源   西部   正式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