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为文化出品之二十四史」——《宋书》

「鹏为文化出品之二十四史」——《宋书》

1. 书籍介绍

《宋书》,“二十四史”之一,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著,记述南朝刘宋王朝自刘裕建基至刘准首尾六十年的史实。南朝梁沈约撰,全书一百卷,纪十卷,志三十卷,列传六十卷。

沈约根据何承天、徐爱等所著宋史旧本,旁采注记,撰续成书。纪转部分成于南齐永明六年,诸志当成于隆昌元年之后。全书以资料繁复而著称,收录当时的诏令奏议、书札、文章等各种文献较多,为研究刘宋一代历史的基本史料。该书篇幅大,一个重要原因是很注意为豪门士族立传。

「鹏为文化出品之二十四史」——《宋书》

沈约在宋时曾撰《晋史》,未成。当时流行的诸家《晋书》,记述典章制度的极少。他在《宋书》诸志中的叙述,往往上溯到魏晋,可以补《三国志》等前史的缺略。

礼志把郊祀天地、祭祖、朝会、舆服等合在一起,乐志详述乐器,记载乐章,都是较好的体例。州郡志对於侨州郡县的设置分合记载简略;律历志详细记载杨伟《景初历》、何承天《元嘉历》、祖冲之《大明历》全文,从中可反映当时自然科学水平。特设符瑞志,从远古叙起,既乖体例,又荒诞不经;缺食货与艺文两志,亦是该书的缺点。

「鹏为文化出品之二十四史」——《宋书》

2. 作者简介

「鹏为文化出品之二十四史」——《宋书》

沈约,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

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鹏为文化出品之二十四史」——《宋书》

沈约在南朝的刘宋、萧齐和萧梁都曾任重官,所以在为齐武帝撰《宋书》时,曾经因为武帝曾在宋朝皇帝任官职而避讳了很多从宋孝武帝到宋明帝时期的史实。民国史学家蔡东藩曾认为《宋书》讳莫如深。

沈约暮年,身体消瘦。著名词人李煜词中有“沈腰潘鬓消磨”一句,指的便是沈约。后来,明代诗人夏完淳也有“酒杯千古思陶令,腰带三围恨沈郎”之诗句,这个细腰男子指的也即沈约。

「鹏为文化出品之二十四史」——《宋书》

3. 书籍价值

《宋书》在反映时代特点方面是很突出的。比如《宋书》的传,与以前正史相比,就有几个值得注意的特点。

第一,创立家传的形式。以前史书列传所记人物,一般不附记传主后人之传,而《宋书》则改变此例,开以子、孙之传附父、祖之传的先声。故《宋书》所记人物,多为门阀地主,而且把门阀士族所重视的家传也引入正史了。如《宋书》卷四十二《刘穆之传》,后面就附有“长子虑之”、“虑之子邕”、“穆之中子式之”、“式之子瑀、“穆之少子贞之”、“穆之女婿蔡佑”等人的传;卷七十七《沈庆之传》,后面附有“子文叔”、“庆之弟劭之”、“庆之见子僧荣”、“僧荣子怀明”、“庆之从弟法系”等传。这种家传式的列传,在《宋书》里是不少的。这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地主居于统治地位,社会风气崇尚门第、家族史和谱系之学在史学上的反映。

「鹏为文化出品之二十四史」——《宋书》

第二,创《索虏传》以记北魏史事,正如北齐人魏收撰《魏书》以《岛夷传》记南朝史事一样。这是南北分裂的政治局面在史学上的一种特殊的反映。第三,在类传中增立《孝义传》,提倡“孝行”、“孝廉”。这是魏晋统治者鼓吹“以孝治天下”的遗风。

「鹏为文化出品之二十四史」——《宋书》

4.版本优势

“百衲本”《二十四史》,是由商务印书馆于民国初年在张元济主持下推出的影印版的“二十四史”。期间张元济耗费巨资搜访宋元善本,通过采用当时最先进的摄影制版技术,历经十余年的努力而完成这项工作。

因各书底本多残缺不全,不得不通过许多版本相互参校、补缀而成,犹如僧侣之“百衲衣”,故名之曰“百衲本二十四史”。

百衲本对殿本、局本中的谬误有所匡正,对历史研究的功绩有目共睹,影响深巨,曾被史学界一致公认为“中国最佳全本正史”,是中国史学上的一座丰碑,具有极高的版本价值、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

「鹏为文化出品之二十四史」——《宋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晋书   孝行   百衲本   元嘉   之子   士族   门阀   州郡   正史   体例   南朝   列传   史实   史学   魏晋   出品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