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引力、文明

宇宙中有无数发光的恒星,能给地球带来光明的却只有太阳。恒星发出的光都在行进的过程中消失了。

其实光是物质的能量形式,那么光的消失又到那里去了呢?光大部分消失在太空中了,真的就没有踪迹了吗?

假如,光是宇宙中不可分割的基础粒子。光速、强力、质量、永生不变是光子的基本性质。

光子在行进中组合形成了基本物质微粒。一对或(多对)对称的光子,相互吸引,相互对称,光速旋转形成光子对,光子对形如旋转的太极。

太极生万物,光子对平行组合行成光子柱,光子柱组成质子、中子和电子形成原子和物质。光子对在宇宙中无处不在,在太空环境可以形成虚粒子,瞬间形成和湮灭。真成的粒子是在宇宙初期的高温、高压环境中形成的。

光是宇宙中的最小微粒,可以从质子、中子和电子的光子对中逃逸,成为光速直线运动的粒子。光子在遇到物质时,也容易被物质的光子对捕获,形成热能。热能是光子对的不平衡现象,它可以传导给其他物质和向空间辐射。

光子对随然不能行成实粒子,但是可以被实粒子的光子柱收编,成为实粒子的活跃表面,实粒子就是通过活跃表面产生引力和释放热能的。

粒子表面的光子对破坏产生辐射,释放能量;物质吸收光子对产生引力。辐射和引力是物质保持活性和平衡的根本。

光子对是最小的物质微粒,它比光子大的多,不能被物质的光子对吸收,只能被物质的光子柱收编。它又比质子、中子和电子小的多。它可以在原子中穿梭或被光子柱收编。

光子对在宇宙中无处不在,能穿越任何物质且被物质定量吸收。这就是引力产生的原动力。

光子对就是引力子,它是维持物质(质子、中子和电子)表面活性的补充物质。它可以穿越任何物质,无法捕获,小到无形,难以发现。

物质都在不停的吸收引力粒子。星球还会有自己的引力范围。地球不停的吸收周围空间的引力粒子。距离地球越近引粒子的流动越快。物质受到地球的引力,与物质的质量和引力粒子的穿越量有关,受力方向与引力粒子流动的方向一致。

引力粒子没有重力压,它是产生重力的粒子。它没有向心加速度的性能,这是区别于物质的性质。所以光子的飞行不需要消耗能量,转变成引力粒子后也没有势能。这是引力与光子的能量守恒定律。

宇宙万物只间的运行和联系都离不开引力粒子,它可能是量子信息传递的纽带。

引力粒子可以有密度压,光是引力粒子的生产源。星系附近的引力粒子压力较宇宙内部高的多,这样引力粒子就成了星系加速的引擎。所以引力粒子是宇宙膨胀的动力。

随着星系中恒星的衰败,宇宙膨胀动力消失,宇宙将进入收缩期,宇宙诞生于一个前身宇宙。宇宙有生命也有来生,生生不息!

宇宙中的恒星不停的发光,光转变成引力粒子。这些引力粒子一小部分维持了星系的运行,大部分到宇宙的中心去了,在宇宙中心形成了超级质子(中子)

宇宙中的星系燃烧殆尽,黑暗的宇宙也就失去了膨胀的动力,宇宙中心的超级质子(中子),就会把所有的引力粒子和恒星的残骸拉向宇宙中心。

在恒星残骸的撞击中,新的宇宙将诞生。

宇宙的膨胀分三个时期,光速膨胀期,以能量形式迅速扩张,并有能量形成物质。

气体膨胀期,大量的氢气和引力粒子在膨胀中聚集,形成星系。

引力粒子膨胀期,以引力粒子为引擎的膨胀期,这是宇宙的一个最长膨胀期。

宇宙的文明有三种,行星文明,文明的活动范围主要在行星之内。行星文明是宇宙文明诞生地。它对环境的要求最高,以消耗行星的化石资源为母乳,是宇宙文明的婴儿期。

恒星文明,恒星文明是宇宙文明的大发展时期。主要利用恒星的清洁能源和所有恒星外围物质为资源,具有文明发展的普遍性。文明对风险的可控能力具有保证。

时空文明,能在宇宙的轮回中立于不败之地,跨越宇宙的轮回。这样的文明是否存在,我们不得而知!

宇宙在时空中不是唯一,当宇宙不在适合文明时,向外宇宙迁移是唯一的出路。成功的迁移就是时空文明。基础迁移就是把生命的种子或基因迁移。

所以说文明的发展是在生生不息的时空中永远向前的。

我们有可能带着多个前世宇宙的基因,这是宇宙存在的意义,生命不息,万物恒生,只有轮回,没有消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引力   物质   质子   中子   微粒   光子   星系   光速   热能   恒星   粒子   行星   能量   宇宙   表面   文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