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家园地球你了解多少,它未来命运会是怎样呢?

探索地球

人类自产生文明以来,就从未停止过对我们生活的这片家园--地球的探索!地球究竟是什么形状?现在众人皆知,但是在古代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古代的人们,由于活动范围的限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能通过直觉和臆想去推测地球的大概形状。

我们的家园地球你了解多少,它未来命运会是怎样呢?

人类认识地球的四个阶段:

第一、臆想阶段:

“盖天说”天空就像盖子把大地盖住了。源于我们中国古老的祖先提出的“天圆地方”,认为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是整个宇宙的唯一中心。

第二、猜测阶段: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提出地球是球形,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地球上的物质是由水气火土四种元素组成。

第三、验证阶段:

航海家麦哲伦坚信,从一个地方出发,朝着一个地方一直走,一定能够回到原点。麦哲伦历经三年艰难险阻环绕地球一圈终于回到原点,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第四、太空阶段:

1961年4月,苏联“东方一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宇航员加加林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亲眼目睹地球是个球体的人!为人类几千年的探索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地球简介

现在大家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岩质行星,平均半径6371千米,地表平均温度14℃,地球海洋和陆地面积比70.8/29.2,地球的大气层高度约1000千米,绝大部分空气在离地表10千米内的对流层,含量占比:氮占78%,氧占21%,稀有气体占0.939%,二氧化碳占0.032%,离太阳平均距离1个天文单位(1.5亿千米),太阳光照射到地球需要8分钟,只有一颗卫星月亮,月亮半径1738千米,离地球距离38万千米,月亮成分跟地球基本一致;地球诞生45亿年,经历五代(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十二纪元,人类出现才仅仅200万年。

我们的家园地球你了解多少,它未来命运会是怎样呢?

地球诞生

45亿年前,太阳附近的星云,由于万有引力作用不断收缩最终形成8个大球,这便是8大行星的形成;靠近太阳的4颗主要以固定物质聚集的行星,第3颗就是地球,由于重的铁物质向地心集中,释放的位能使地球内部温度升高,地球内部的铁融化变成液态,流向地心形成固态内核。

离地心远的熔融层逐渐冷凝形成的地球原始外壳,外壳经过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岩浆、变质、陨石等作用,形成一层由沉积岩、火山岩、变质岩及陨石组成的风化外壳——既现在的地壳;地壳分裂、漂移、挤压形成山脉。

地球自转时,固态内核转动速度比外圈熔融层快,产生摩擦,形成电流就有了磁场;磁场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屏蔽了宇宙射线,把太阳风吹过来的高能带电粒子引到地球的两级,形成美丽的极光。

我们的家园地球你了解多少,它未来命运会是怎样呢?

生命诞生条件

碳基生命诞生需要的环境比较苛刻,行星必须要有液态水存在,地表温度必须适宜,必须有适当厚度的大气层,还必须要有磁极的保护。生命要想长久稳定的繁荣发展,还需要有颗大行星保护,避免小行星的撞击。宇宙中类似地球的行星成千上万,能孕育出生命的可能微乎其微,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发现外星生命。

我们的家园地球你了解多少,它未来命运会是怎样呢?

地球的未来

地球的45亿年并非一直是颗蓝色星球,适宜生命生存,养育着75亿人类,不计其数的动物、生物。它曾经是颗狂暴星球,地震火山频繁爆发,也曾经被厚厚冰层包裹的冰球;在它上面经历过无数次生命灭绝事件,影响比较大的也有5次。人类在地球上并非万事无忧,其实是危机重重。

我们的家园地球你了解多少,它未来命运会是怎样呢?

我们可以预测的危机:

1、工业文明越发达,二氧化碳排放越严重,温室效应会让地球升温,冰川融化,洪水泛滥威胁人类生存。

2、小行星撞击,如果直径比较大的小行星撞击地球,人类可以提前发现,但不一定能摧毁或改变它的轨迹。

3、地球围绕太阳,太阳围绕银河系高速循转,可能周期性地带来环境改变,几次生命大灭绝也有可能是这个原因。

4、太阳在末年,氢原子聚变结束,开始了氦元素的核聚变,由于温度过高,内部压力超过简并压力,发生氦闪。太阳膨胀成红巨星把地球吞没气化。

人类要想和宇宙同辉就必须要发展成为星际种族,这样就不会困在小小的地球,小小的太阳系;银河系、本星系群甚至整个宇宙才是人类未来家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麦哲伦   大行星   地球   小行星   月亮   地心   千米   地表   行星   宇宙   古代   命运   人类   阶段   太阳   生命   未来   家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