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北洋造光绪元宝鉴赏

光绪三十四年北洋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系光绪34年(1908年)北洋银元局(旧称北洋机器局)铸行。银币正面中央珠圈内镌满汉文“光绪元宝”四个字,珠圈外上端镌汉文“北洋造”,下端镌汉文币值“库平七钱二分”,左右两端各镌一个圆点。银币背面中央镌蟠龙图,上环镌英文“光绪34年”下镌英文“北洋”,左右两端稍下侧各镌一个圆点。光绪元宝是清朝光绪年间流通的货币之一。共有十九个省局铸造,除中央户部,地方省所铸铜元。是首批引进海外技术的印发流通货币,对于现今也蕴藏了一定历史意义。

光绪元宝”是中国早的机制币,是中国近代机制币中的十大名誉品之一,俗称“龙洋”,因钱币背面一般铸有龙纹而得名。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且加上清末、民国战乱连连等因素,一些较珍贵的光绪元宝银元品种存世量已稀少,收藏价值高。许多收藏家对它趋之若鹜,争相起价.北洋的银元发展历程映衬着中国晚清货币政策的进与退,每一次断档也刻录着一次历史的颠簸。了解造币史和造币厂的变迁过程,不仅可以理解银元的历史价值,同时也会对不同时期银元的种类、成色、龙纹特征、齿边特征等方面提高认知。

光绪元宝是清朝光绪年间流通的货币之一。由湖北两广总督张之洞率先引进英国铸币机器铸造银元和铜元,之后各省纷纷仿效。共有十九个省局铸造,除中央户部,地方省所铸铜元,皆在其正面上缘镌写省名。1793年首次在西藏铸行“乾隆宝藏”银币。1821年到1850年年间,台湾福建等地也曾仿制银圆,称为银饼。1890年开始正式铸造银元“光绪元宝”(即龙洋),各省纷起效尤。民国时期建立银本位货币制度以后,也以银元作为主要流通币。“光绪元宝”当时共十九个省局铸造。除中央户部,地方省所铸铜元,皆在其正面上缘镌写省名。计有:1户部;2北洋;3吉林;4奉天;5清江;6浙江;7江南;8广东;9山东;10福建;11湖南;12湖北;13四川;14江西;15河南;16安徽;17广西;18新疆;19黑龙江。

据了解,钱币收藏一般分为纸币、金银纪念币和古钱币三大类,而古钱币中银元一直是一大热点。因为银元材质珍贵,艺术价值高。北洋机器局初铸银元是在光绪十五年,面值仅“一元”一种,是天津官造的呈样银币,未流通,直至光绪二十二年,始铸流通银币。“大清光绪二十二年北洋机器局造”,面值有“一元”、“五角”、“两角”、“一角”、“半角”五种。是中国套以元为单位的计值银币。公元1903年7月,提出银币专由造币总厂制造,保留南洋(江南)、北洋、广东、湖北四局为分厂。银币材质珍贵,艺术价值高,由贵重金属或白银合金铸造,制作精美,图案考究,文字清秀,内容丰富,银光灿烂,其貌可人。

此枚北洋造光绪元宝为34年版。银币正面中央珠圈内镌满汉文“光绪元宝”四字,珠圈外上端镌汉文“北洋造”,下端镌币值“库平七钱二分”,左右两端各镌一个圆点。银币背面中央镌蟠龙图,上环镌英文“光绪34年”,下镌英文“北洋”,左右两端稍下侧各镌一个圆点。此北洋造光绪元宝保存完好,包浆自然,做工精致,品相上乘。文字鼓凸,笔划纹饰滚圆深竣,楷书文字书法极为端庄大气,间架结构平衡舒展。蟠龙图案,眼神灵异炯炯有神,龙鳞排列细密有致且珍珠纹粒粒无虚无粘,龙爪张扬,遒劲有力。边齿标准,圈齿凸起,颗粒清晰,地章平整,光滑如板。

藏品的品相精美,其审美个性独持,钱币正面鲜然可见满汉文化的交融,而钱背却清晰标明了西方文化的介入。其包浆入骨,熟旧天然,深打字口明白,流转痕迹显着,边齿过关,龙鳞清晰,具有极高的出资价值和保藏价值。它有着前史熏陶,是价值很高的革新文物,具有深远的前史留念含义;同时仍是考古和研讨我国前史文化可贵的什物.光绪元宝是清代光绪年间特有的一种钱银。有着清朝钱银特征,因为其时时局不稳定,因而几乎在全国的各个省都有专门的钱银锻造厂。因而我们会发现那个时代的钱银上都有明显的铸字,标明是哪个省的造币厂锻造的。

精品北洋造光绪元宝鉴赏

精品北洋造光绪元宝鉴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北洋   光绪   上环   元宝   银元   铸铜   户部   汉文   英文   湖北   银币   两端   货币   中央   价值   精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