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校友陈怡然、杨越创建「苹芯科技」,获近千万美元Pre-A融资

机器之心报道

机器之心编辑部

杜克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陈怡然教授主导建立的 AI 芯片领域创业公司「苹芯科技」完成 Pre-A 轮融资。

机器之心获悉,近日,AI 芯片领域创业公司「苹芯科技」完成近千万美元 Pre-A 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红点中国领投,真格基金、红杉资本跟投,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芯片研发相关工作。

苹芯科技成立于 2021 年 2 月,由杜克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陈怡然教授主导建立,天使轮股东包括普华资本、红杉资本等。

据官网介绍,苹芯科技专注于利用新兴的存算一体技术对人工智能计算进行加速,目标是将计算和数据存储相融合,突破传统芯片架构固有的局限性,从而低成本的实现一个高性能的 AI 计算引擎。

公司在北京、新竹、新加坡等地设有研发团队及办公室,希望利用各地资源优势,推动全球化发展战略。其产品主要用于可穿戴设备、无人机摄像头、安防领域、机器人领域、智能家居等低能耗、长待机的场景。

苹芯科技也正在面向不同场景,积极研发基于新型存储器的存算一体芯片,为客户提供更新的 AI 硬件加速方案。这种新型存储器能做到,即使没电,芯片也可以自动保留产品参数,有利于满足上电后迅速反应的产品的需求。

「我们已经在和智慧穿戴,图像物体识别等头部大厂开展技术对接,希望把存算一体技术所带来的性能提升和成本节省带给客户。」苹芯科技创始人兼 CEO 杨越表示。

团队成员

据了解,苹芯科技创始人兼 CEO 杨越博士于多伦多大学计算机工程系获得博士学位,本科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曾在美国加州硅谷美光科技担任首席系统架构师,在存储芯片,人工智能及相关领域研究方向拥有技术积累及行业经验。

清华校友陈怡然、杨越创建「苹芯科技」,获近千万美元Pre-A融资

在谈到选择存算一体的芯片方向时,杨越告诉机器之心,「传统的芯片还是以冯·诺依曼架构为基本设计框架。这种架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存储墙问题,反映在了性能上不能很好的满足一些对功耗有苛刻要求的场景。存算一体方案在芯片架构上有着革命性的创新,满足了5g,物联网时代下对低功耗,小面积,大算力的芯片需求。」

创始人章尧君博士,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后于匹兹堡大学电子工程系取得博士学位,前期深耕于新型存储器研发行业,设计开发了多款 MRAM 商用芯片,拥有十余项关键专利。

创始人许振隆,本硕毕业于新竹清华大学,多年任职于台积电,拥有超过 20 年芯片设计经验,曾带领团队成功交付多款量产芯片。

清华校友陈怡然、杨越创建「苹芯科技」,获近千万美元Pre-A融资

公司董事长陈怡然教授就任于杜克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兼任杜克大学计算进化智能中心主任,聚焦新型存储系统、机器学习与神经形态计算、以及移动计算等方向的研究,在存内计算相关研究领域具有深厚的积累。陈教授本硕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在美国普度大学获博士学位。

陈教授获得过多项国际荣誉,并于 2018 年晋升为 IEEE Fellow,2021 年当选 ACM Fellow。

苹芯科技技术团队的其他成员也均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公司现有团队规模数十人,其中技术人员占比 80%。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杜克大学   融资   新竹   清华大学   科技   清华   工程系   存储器   创始人   架构   校友   芯片   教授   团队   机器   领域   电子   陈怡   杨越   万美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