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说唱俑”

说唱俑是中国古代表演滑稽戏的俳优造型。它的特点是诙谐、幽默,多为一人说唱,以小鼓击节伴奏。击鼓说唱俑以写实主义的手法刻画出一位正在进行说唱表演的艺人形象,反映出东汉时期塑造艺术的高度成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关于“说唱俑”

说唱俑

说唱俑就是在繁荣的经济基础上所产生和兴盛起来的。由于国力的强盛,贵族王侯们蜕变侈奢、纵情享乐。《汉书?成帝纪》载:"方今世俗奢僭罔报、靡有厌足"。公卿列侯,亲属近臣、四方所则,未闻修身遵礼,同心忧国者也。或乃奢侈逸豫、务广第宅治园池,多蓄奴婢,被服骑毂、设钟鼓、备女乐,可谓"夯侈报欲"。

生时醉生梦死,死后更要厚葬以"示德",其时盛行"厚资多藏,器用如生人","厚葬为德,薄终为鄙",王公贵胄们不惜倾尽家资修建陵寝。

多姿多彩如汉代彩陶艺术俑,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

关于“说唱俑”

青岛彩翼 五年级学员作品

从迄今为止考古发掘情况看,两汉各时期陶俑,有较大的差异,但汉代陶俑与前秦及隋唐陶俑的根本区别,突出地表现对神韵的追求上,汉代杰出工匠所遗下的艺术品上所体现的风格,表明这一时期艺术家对神韵的理解与追求--在写实的基础上刻划精神,以形似求神似,这一创作理念在说唱俑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艺术家截取说唱艺术最精彩的说唱举动,利用形体夸张及人物面部表情变化来突出艺术形象,看似头大身小,躯体粗短,身材比例失调,但恰恰如此,其丰富的说唱内容醉人的表演形式,及演艺成功者的自然流露(图1),被刻划的惟妙惟肖,恰到好处。

关于“说唱俑”

青岛彩翼 五年级学员作品

击鼓说唱俑出土于四川成都天回山东汉崖墓,俑通高55厘米,以泥质灰陶制成,俑身上原有彩绘,现已脱落。陶俑蹲坐在地面上,右腿扬起,左臂下挟有一圆形扁鼓,右手执鼓槌作敲击状。俑人嘴部张开,开怀大笑,仿佛正进行到说唱表演中的精彩之处。人物面部的幽默表情被刻画得极为生动传神,使观者产生极大的共鸣。此俑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关于“说唱俑”

博物馆 说唱俑

"说唱"是中国曲艺艺术的主要特征,它究竟起源于何时,已经无从稽考。这件出土于中国西部四川省的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击鼓说唱俑,为我们探讨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丝线索。

同时它的发现证明早在东汉时期,说唱艺术已经日臻成熟并广泛流传于民间。击鼓说唱俑不但是中国雕塑艺术史上的杰出作品,也是中国曲艺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实物资料。

关于“说唱俑”

青岛彩翼 五年级学员作品

关于“说唱俑”

青岛彩翼 五年级学员作品


青岛彩翼儿童美术校区地址

市南区

福州南路19号泛海名人广场2号楼2003-2004室

崂山区

秦岭路19号wfc协信中心3号楼loft416室

市北区

黑龙江南路2号万科中心C座3楼丙35

城阳区

春城路220号网点彩翼儿童美术

高新区

群岛合作教室地址:

城阳区云河路蔚蓝群岛第三幼儿园

高新合作教室地址:

华贯路577号世茂意墅湾32-1-101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说唱   崂山   陶俑   青岛   东汉   汉代   曲艺   神韵   群岛   中国   学员   时期   地址   艺术   作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