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中公事业单位:意识的能动作用

一、能动作用的内涵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这里有两重意思,首先,意识可以积极的反映客观物质世界,其次,意识可以改造物质世界。具体表现为:

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创造性。

第三,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

第四,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

上述四个表现中,需要特别注意三、四两条的说法。首先意识对人生理活动的作用表现为“影响”而非“决定”。譬如我们经常说“望梅止渴”,那么望梅能否真正解渴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此,意识只能影响人类的生理活动。第四条,意识对客观物质世界改造必须通过实践这一途径。而且只能“改造物质”而非“创造物质”,也可以看出能动作用受到物质的制约。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与唯心主义的区别

在考试题目中,能动作用与唯心主义往往都表示为“意识作用于物质”的过程。那么如何在题目中区别这两个观点呢?首先,从概念出发,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唯物”为前提,也就是说,意识的能动作用发挥不能脱离物质而存在,比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唯心主义的核心观点即意识决定物质。其次,实践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没有实践,也无法实现改造物质世界的结果。最后,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和基础。比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样的说法没有客观规律作为依据,自然不属于能动作用的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意识   作用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望梅止渴   唯心主义   吉林   公事   生理   客观   题目   前提   规律   说法   物质   区别   观点   单位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