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随想1

“思维与存在是同一的”,这句话出自巴门尼德残篇,意思是“所思的与所是的是一回事”,其中“所是的”指系词“是”所能连接的一切判断,“所思的”指思想内容,不过就是“思想内容与判断是同一的”。“人是事物存在或不存在的尺度”,这句话出自普罗泰戈拉。意思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是所是的东西是什么的尺度,是不是的东西不是什么的尺度”,不过就是说人是认识的主体,只有人才能知道事物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的道理。 苏格拉底并不反对“人是尺度”,他只是否认普罗泰戈拉的感觉主义,因为所说的“尺度”只是感觉而已。贝克莱说“存在等于被感知”,意思是“所是的就是被感知的”。理由是任何事物都是可感性质的集合,我们只有通过感觉才能知道事物是什么。他的理由依赖对事物“是什么”的判断与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可感性质的集合”)之间的必然联系,而没有把外物存在归结为感觉的意思。


霍布斯设想,没有国家的“人的自然状态”会是什么样?像一出生就被弃在荒野的孤儿,形单影只处于“自保”状态,与之伴随的是无助、凄凉,以及野兽带给我们的恐惧。为了自求生存,餐风宿露,四处漂泊,靠有限的野果饱腹,而此时恰巧碰到许多和我们同样要靠这野果活命的人,因为自然资源稀缺,我们不得不像几条丧家狗,为块骨头咬得你死我活。没有人是刀枪不入的,在不断冲突的激烈竞争中,每个人都在随时会被伤害的不安全中朝不保夕,人人为了自保而反对其他人。某天一个钟表匠路过,对厮打的人群说:“你们为什么不订个协议,将你们交给我,我会像钟摆一样让你们感到确定和安全从此不用战争,而把你们有限的精力放在寻找食物和水源上”。大家对这个提议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有的把权力交到一个钟表匠(君主)手上,有的交到几个钟表匠(议会)那里。为了保证钟表匠有实力防止人们随意毁约并且赋予他/他们强大的武力,于是社会的钟摆(国家)就这样产生了。霍布斯把个人作为社会契约的主体,并且保留个人追逐财富和名利的权力,主权者只是为保护个人的安全而存在,不能限制他们的其他自由,这些都预设了自由、自利、理性人的成分。


在中国人的称呼里,很多都是用距离来定义关系的。比如称皇帝为“陛下”,因为见皇帝你只能走到宫殿的台阶前;见皇帝的孩子,可以走到殿里,所以称“殿下”;互相尊敬的同辈朋友,能一起在阁楼里聊天,所以叫“阁下”。“所谓门槛,能力够了是门,能力不够是槛”。人生比的是增量而不是存量。很多人一开始尝试新事物的时候,都有完美主义心理,以致于常常陷入一种极端的误区:要么就做好,要么就不做。因此在确保自己能够做到完美之前,就会习惯性地拖延,往往拖到最后,事情就不了了之。实际上没有人能一次性把事情做好,也没有成长可以一蹴而就。人间万千光景,苦乐喜忧、跌撞起伏,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当看清了这个事实,心就会敞亮很多。


一个人对奇迹的信念,本身就是一件美妙的事情能够产生的首要前提。人不应为外界状况所支配,自己本打算"这么干",但顾虑到社会形势、经济形势,马上觉得"不可行"从而放弃。对状况的理解越是深入,就得出不可能这样的结论。相反,从内心深处"想这么干"的人,就是具备强烈愿望的人。不管周围环境多么困难,想方设法,绞尽脑汁,激情和创意源源不断。这种人持有发自内心深处的、提升至信念高度的强烈愿望,成果卓著的人和平凡庸碌的人,他们之间的差距也许就在于此。腾讯的成功秘诀之一,就是赛马机制:由多个团队开发不同的产品,并根据市场反应来不断优化迭代,最终让市场决定产品的命运。游戏领域的王者荣耀,和社交领域的微信,都是这样竞争出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霍布斯   贝克   餐风宿露   苏格拉底   钟摆   野果   哲思   普罗   所思   尺度   随想   钟表   皇帝   事物   事情   感觉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