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抗美援朝的战术,在现代化战争中还管用吗?

在70年前那场战争中,志愿军先辈们能在装备力量极为悬殊的情况下,跟世界最强大的美军较量而取得胜利,主要是依靠创新和运用高超的战术来抵消对手在装备上的优势。这就是后来美军提出的"非对称作战"理论的实践运用。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指挥员们创造了许多优秀的战术,并取得了辉煌的战果,比如夜袭战、伏击战、大纵深迂回穿插、坑道战、堑壕战、小兵群战术等等。如长津湖利用地形的伏击战,即便是美军早有防备,也一度被打得找不着北;上甘岭上的坑道战,使得美军强大的火炮威力大打折扣;铁原阻击战的各种战术可谓是防御战的巅峰之作。

志愿军抗美援朝的战术,在现代化战争中还管用吗?

那么在现代化战争的条件下,以前的这些战术还能管用吗?首先说明一点,现代化的战争是指拥有美、俄军这样现代化水平装备的军事组织之间的对抗,而不是高科技装备一方对落后一方的吊打,如2003年的伊拉克不算是合适的例子。

在现在上有高清侦察卫星,下有各种先进的侦察装备的今天,各种伏击战术似乎都难以实现。夜袭这类战术,在各种高科技夜视装备的加持下,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再比如,温压弹是对付坑道的大杀器;五代隐身战机无视一切有代差战机的空中格斗战术。

志愿军抗美援朝的战术,在现代化战争中还管用吗?

即便是好莱坞各种精彩的狙击手特种作战战术电影里,利用高科技装备的狙击手,常常在远距离上将目标一枪毙命。2017年的伊拉克战场上,加拿大狙击手甚至在3540米外击毙对手。然而现代的技术下,各种对付狙击手的反狙击手系统已经很成熟,有声控类的、红外类的、激光类的,狙击手遇到这类系统只要一开枪,两三秒内就会遭到火力覆盖式的打击,基本上难有活路。通过技术来对付战术,一贯是西方的重要军事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技术制胜军事理论。

美军在《2020年联合构想》中指出:"今天,我们拥有无可匹敌的常规作战能力和有效的核威慑能力,但这种有利的军事力量对比不是一成不变的。面对如此强大的力量,潜在对手会越来越寻求诉诸非对称性手段,发展利用美国潜在弱点的完全不同的战法。"美军首先提出了"非对称战争"这一概念,是指对手使用非正面对抗我方优势的作战方法以抵消我方的优势。

志愿军抗美援朝的战术,在现代化战争中还管用吗?

上世纪80年代,苏军根据自己的地域广阔的特点,提出了"大纵深战役理论";并针对北约欧洲各国的地域小,纵深浅,提出了"战役机动集群"和"空中——地面突击"的战术理论。而美军对此则提出了"空地一体作战理论"。

由此可见,现代化战争,并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制胜论,更不是简单的"穿甲对装甲"这类简单的武器制胜论。而是非常重视军事理论的研究,军事理论不是纸上谈兵,军事理论的落后,也意味着难以在战场上取得主动优势。而军事理论就是对敌的战略战术的研究,通过合适的战略和战术的运用,用不对称作战的方式打击敌人的弱点,抵消敌人的优势。所以战术是没有落后之说的,只是在不同条件的灵活运用,运用得当,几千年前的战术都能取得好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战术   伏击战   伊拉克   坑道   志愿军   作战   高科技   狙击手   纵深   管用   美军   对手   优势   战争   理论   装备   军事理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