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的奥秘——探寻人类情绪与情感的真正起源(16:内啡肽)

之前我们已经提到过,是人体先抑制了呼吸(不管是长期抑制还是短暂抑制),造成缺氧的情况下,之后才会刺激人体分泌儿茶酚胺。

同样的,之前我们也提到过,当血液内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时(氧气充足的情况下)会引起嗜睡,意识模糊,甚至昏迷等现象,而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同样会刺激神经作出反应,传递给大脑一个电信号,从而使大脑产生另一种「感觉」,这种感觉目前在科学上并没有确切的名称,因为人体会出现如同手脚麻木时的钝化反应,我们暂且将这种感觉称之为「麻」,当人体产生「麻」的感觉时,就会促使人体释放另一种激素 —— 内啡肽。

内啡肽是一类由人体自分泌的镇静物质统称(其作用类似于吗啡,鸦片),主要由α-内啡肽,β-内啡肽,γ-内啡肽,δ-内啡肽及各种衍生物组成,依据其镇静效果也可分为强内啡肽,内啡肽,弱内啡肽,依次对应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的兴奋效果。

缺氧时人体释放儿茶酚胺可以加速消耗人体内储存的氧气,以制造恐惧感让你主动逃离或改变当下的环境,或者强迫你加速换气提高人体运动机能,这两点原因似乎很好理解,那么二氧化碳上升时释放内啡肽的目的又是什么呢?主要原因同样也有两点。

一:内啡肽的镇静和麻醉作用可以使大脑和中枢接收神经信号的能力下降,这样就能用来缓解各种不同的生理疼痛,包括缺氧时的难受感觉,这也是为什么内啡肽不仅对生理层面,也会对心理层面产生重大影响的原因。

二:二氧化碳浓度上升会逐渐排挤氧气的空间,在氧气下降到临界值产生血清素之前,有一个短暂的过渡期(因人而异,有的人时间较长,有的人时间较短,与肺活量等因素有关,具体可参考后面的章节),利用这个短暂的过渡期,我们可以用一种巧妙的方式在人体内缓慢累积二氧化碳,逐步提高内啡肽水平,从而达到自我麻醉的效果,而这种自我麻醉,就是我们除了恐惧以外最重要的本能 —— 睡眠。

当人试图入睡时,正常的呼吸频率会放缓,呼吸间隔会延长,而呼吸间隔延长就会出现一个结果,那就是在基本不影响氧气的摄入下,二氧化碳在体内(包括肺部和血液)堆积的量就会变大,尽管每次呼吸后都会被排出一部分,但是二氧化碳的浓度基本会被保持并缓慢增加,于是就形成了「二氧化碳浓度增加→释放内啡肽→麻痹大脑神经→抑制呼吸中枢→呼吸频率减慢→二氧化碳浓度进一步增加→释放更多更强效内啡肽」这样的一个循环,人的感官就会逐渐被切断,慢慢进入睡眠状态,而后又进入熟睡状态,直到人体内二氧化碳浓度超过临界值,影响了氧气的供应导致缺氧,引发血清素的释放,从而进入另一个「氧气浓度降低→释放血清素→继续麻痹大脑神经→兴奋呼吸中枢→呼吸频率增加→二氧化碳浓度降低→氧气浓度回升」的过程,这样人便可以在整个睡眠周期保持一种动态平衡状态,不至于在睡眠中缺氧而死,也能有效延长睡眠时间。当内啡肽或者褪黑素(见下文)分泌量逐渐减少的情况下,人便会自然地苏醒。 所以综合来看,人的呼吸系统状态,入睡前的情绪状态对于睡眠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

之前我们提到过呼吸中枢受到兴奋的原因是因为氢离子,而氢离子是带正电荷的。至于呼吸中枢受到抑制的原因,目前来看是因为带负电荷的离子,这种负离子就是氢氧根离子。这种离子在人体内主要的来源是由携带负氧根的化合物(最常见的就是二氧化碳,但是二氧化碳会形成碳酸释放氢离子,所以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会保持自我平衡),与中枢神经系统内处于正常通讯状态中的氢离子结合而成,这种结合就会降低神经传导性,从而产生镇痛作用。

无论何种化合物,要想影响中枢神经,就必须先透过血脑屏障,所以具有镇痛和麻醉效果的药物通常都是脂溶性的,因为血脑屏障主要是由脂肪类物质构成,所以只有脂溶性的化合物才能有效透过血脑屏障,发挥作用。

当某种携带负氧根的化合物透过血脑屏障后,除了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还会对中枢化学感受器产生影响,刺激人体做出进一步反应,而这时候具体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就要看中枢化学感受器此时处于什么样的一个状态,如果中枢化学感受器此时氢离子浓度较高(兴奋状态),那么化合物中的负氧根就开始进行“中合作用”,生成大量氢氧根离子。如果中枢化学感受器此时氢离子浓度较低(正常状态),则生成少量氢氧根离子。而中枢化学感受器则依据氢氧根离子生成量的多寡来决定释放何种内啡肽,释放多少内啡肽。这一点似乎看上去很矛盾,好像只有氢离子多(兴奋)的时候才能促使人体释放更多内啡肽 (抑制),但是别忘了我们有二氧化碳这种神奇的东西,当人体内二氧化碳升高的时候,氢离子和负氧根就会同时升高,当它们在中枢化学感受器重新相遇的时候,几乎是以1:1的比例瞬间转换成抑制信号,再加上碳酸电离失去一个氢离子后的碳酸氢根也会进一步水解形成少量氢氧根离子,所以二氧化碳激发内啡肽的效力是比较强的,而只有内啡肽才能抑制大脑皮层和呼吸中枢,起到真正的麻醉效果,而不仅仅是中枢神经内的“中和作用”所起的镇痛效果。

当中枢化学感受器内的氢离子浓度升高,而负氧根无法结合所有的氢离子时,则中枢化学感受器依据氢氧根离子与氢离子的浓度和比例来决定释放何种半兴奋半镇静物质,以及具体的释放量。由于在自然状况下只会出现负氧根等待氢离子的状况(氢离子来得快去得也快),所以我们会发现血清素一类的物质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当中枢化学感受器内负氧根处于等待状态,而氢离子浓度往上升时,分泌的是与多巴胺一样的胺类物质血清素。而当负氧根重新夺回优势,氢离子浓度往下降时,分泌的则是与内啡肽一样的肽类物质催产素。不过因为氢离子下降的很快,所以催产素的分泌往往只有很短的时间,但是别看时间短,对人类而言却意义重大,关于这一点我们放在后面的章节继续讲。

可能有人会问,形成这种睡眠循环周期的最初原动力是什么?是什么导致了一开始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是什么因素触发了这个开关?

这里有多种原因,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点。一是人体因疲劳而引起的呼吸频率降低,呼吸间隔增加,由此进入睡眠。二是当人躺下时因姿势和枕头等因素使呼吸道变得狭窄,吸入的氧气变少,呼出的二氧化碳也减少,引起体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三是因为受到另一种对光线敏感的激素 —— 褪黑素的影响,褪黑素被称作是人体内分泌物质的总控制开关,它又是人体内最强大的清除自由基物质(自由基会损害人体细胞,加速细胞老化,使人们患上各种疾病),而清除自由基,修复细胞这样的工作,最合适的时机就是在人睡着以后进行,所以不难想象,当褪黑素在夜间进入工作状态时,它就会促使人体分泌更多的内啡肽(内啡肽的触发机制不变,褪黑素只是放大了这种效应,包括血清素和儿茶酚胺也会受到这种放大效应的影响),从而让人入睡。

除了以上两种主要原因外,还有一些不常见的其它因素,比如在入睡前因为自主改变呼吸状态,并因此减缓了呼吸频率,使人处于一种自我陶醉,自我沉迷状态(内啡肽引起)。其起因可能是各种让人感觉美好的事物,或者仅仅是因为吃了一些有助于释放内啡肽的食物,比如巧克力。又或者是刚刚经历过较为剧烈的运动(跑步等健身运动同样可以促使人体释放内啡肽),甚至是因为人体受到某种损伤而正在经历疼痛,这些情况都会引发内啡肽的释放。

但是这里要注意的是,无论是何种原因,只有在人体内二氧化碳达到一定浓度时,人体才会释放内啡肽。例如当我们运动时,就有可能因为新陈代谢速度过快而导致无法及时排出体内迅速增加的二氧化碳,从而使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引起内啡肽释放。又例如当人们在忍受某种疼痛时,会下意识的抑制呼吸,当呼气受到不同程度抑制时,就会使二氧化碳浓度上升(疼痛时引起的儿茶酚胺释放会加速二氧化碳生成),同样引起内啡肽释放。

关于某些食物或有机物引起的内啡肽释放,更容易让人误解为是由它们的「味道」经由嗅觉味觉直接刺激人体释放了内啡肽,其实有些物质本身虽然可能含有能合成内啡肽的氨基酸,但它并不会在你吃的时候就产生,而是要吃进去以后经过一系列生化反应才能产生,这需要一个过程,不会那么快就起效,而且即便合成之后,也是先储存在人体里的,只有当体内二氧化碳浓度上升时,内啡肽才能被释放出来发挥效果。所以无论是美味的食物,还是芳香的花朵,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依靠人自己改变呼吸模式才能真正释放内啡肽,同理多巴胺和血清素之类的物质也是如此,关于味觉嗅觉与镇静和兴奋的关系,会在后面的章节继续分析。

氧气浓度下降引起儿茶酚胺(兴奋剂)的释放,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引起内啡肽(镇静剂)的释放,氧气下降同时二氧化碳上升引起血清素(半兴奋半镇静)的释放,这使得二氧化碳对人类情绪产生影响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氧气,由此我们也可以发现,人体的「阳」和「阴」,「阳气」和「阴气」的确有一套完美的自动平衡体系在运作,它不仅影响我们的生理,也影响我们的心理,让我们更能明白什么是身心一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内啡肽   儿茶酚胺   感受器   呼吸   中枢   浓度   奥秘   氧气   起源   离子   人体内   抑制   情绪   物质   状态   人体   人类   化学   情感   氢离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