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演通论释《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原文: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故从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乐得之;同於德者,德亦乐得之;同於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翻译:

大道至简,不语不言。大风刮不过一早晨,大雨下不过一整天。是谁主宰着风雨呢?是天地!天地尚且不能长久维系狂风暴雨的极致作为状态,何况更容易作死的人类呢?所以,顺应大道的人,其价值观合于道。顺道而行的人,做事合于德。偏离大道的,认知行为必然失道。合于道的人,道也必然与之相融,使其认知行为呈现为“提挈天地”的天人合一的状态;合于德的人,德也必然与之相融,使其呈现为“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天然合乎道德的状态;而偏离大道的人,所思所想所为必然都是失道的,无法与道相融。总之,当我们把握不住本质时,当我们都远离了根本,从质朴变得花哨,从纯真变得狡黠,我们也就失去了本真,离本真越来越远。

物演通论释《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总论

本章可以结合十七章去学习,这两章都是对统治者应该无为的劝诫。《道德经》全书的核心就是无为,所以虽然不同章节的语言表述不同,但主旨相同。读《道德经》,抓住了主旨或根本,就等于把81章都化繁为简,诸多章节的说明只是枝叶,枝叶或多或少都不重要,把握了根脉就有了本质的理解。

十七章和本章都有一句话“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这是对人类文明越来越远离本真状态、越来越有为,也越来越把握不住本质而活在高度变幻与动荡的现象层面的表达。真正无为的状态,老百姓质朴,统治者宽容,政令少而有效(即“悠兮其贵言”和“希言自然”)。

物演通论释《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一)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中的“希言自然”指大道至简。换着《物演通论》更精准的说法是万物都是代偿性存在,而代偿遵循简约原理,即以最小的能量代价实现最大的求存效应。万物的结构遵循简约原理,如我们的人体结构在整体的配合上是当下复杂度下最高效的,如蜂巢天然是最经济高效的……万物的认知也遵循简约原理,如“思维经济原则”就是理性认知规律遵循简约原理的表达,当然我们的感性和知性也遵循简约原理或最小化原理,这导致了我们不自觉认真的感知武断,如我们把连续的光波武断为截然分段的颜色,把能量不同食物武断为不同的味道,都是为了维护我们的高效求存。也就是说,代偿的有效性就表达为能不代偿就不代偿,必须代偿就以最小的代偿换取最大的求存效果。换句话说,能无为就无为,必须作为时也要最小化,即“希言自然”,或者说“天道希言”。天道延伸至人道,对于发号施令的统治者就是“悠兮其贵言”。比如战争中,战场的情况瞬息万变,所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因为君命如果不是战略性的指导而是战术性的安排,一旦遇到变化就不适用了,而战略目标的交待总是极其简单的。所以,为君者是战略方针的制定者,是应该理解和把握整体局势的人。故,做到“希言”比事无巨细的交待更高效。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的意思是:疾风骤雨都是暂时的,越是激烈的状态维系的时间越短,天、地、人,都一样。用《物演通论》的语言表达就是任何存在之所以得以存在,是因为它具备相对的稳定性和平衡性,这种稳定性与平衡性一旦被破坏,就会演化为稳定性或平衡度更低的新物类。天地相对于人而言是更稳定的存在,所以被称之为天长地久。正常状态下或平衡的状态下,天地都不可能长久的风雨大作,人自然也一样,更禁不起折腾。中国几千年,动荡的年代下,人心皆思稳;唯有稳定的状态才算国泰民安,才算社会的良好状态。安定或者稳定,是一切存在的要求。所以,虽然所有的生命都渴望成长与变化,都有蓬勃的生命力(其实就是代偿的力量),但所有生命也有保守的一面(其实就是维系存在度的力量),如基因的遗传和文化的遮蔽性都是自然赋予人的保守的力量,包括最小化原理,也是对变化的抑制。老子倡导无为就是因为洞察发展趋势不良而对人类社会存在度加以维护的主张。当然,绝对的无为,也就是人类文明化的禁止是不可能的,因为天道递弱,分化是总趋势;但相对的无为是可以的,如天地润物无声的改变总比疾风骤雨的改变要好一些。也就是说,人类每一步的发展,都要尽量全方位考虑到人类整体的和谐、稳定与安宁,选择更加保守的策略。

物演通论释《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二)

“故从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乐得之;同於德者,德亦乐得之;同於失者,失亦乐得之” 指人都活在道中,因为道是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即西方自然哲学所说的逻各斯。明道之人则自然地遵循道的规律,明德之人则自然合乎德的要求,而失道失德的人自然偏离正道、德行有亏。遵循道的人,自然与道相融合,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德行高尚的人自然与德相融合,“以百姓心为心”;而与道德相悖的人,其认知言行自然背离道德。

王阳明自幼立志作圣贤,求圣人之道,所以,其认知、行为都自觉以道、德为标准,以百姓利益为根本利益,天然与道、德相融合,合乎大道,德行圆满。道之所向,虽千万人吾往矣。纵使身体不济,仍然领命剿匪,最后死在归乡途中,留言“此心光明,夫复何言”。其心之所以光明,就是因为合于大道,德行完备,遵循这样的心去做人做事,都必然利于社会,且自身坦荡磊落。

物演通论释《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三)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中的“信”可以理解为自然存在中本原存在的本真状态,对于人而言,就是其天真状态。万物的演化过程就是远离最本真的本原存的过程,正如人的成长就是一个远离儿童天真状态的过程。

用《物演通论》的说法,万物演化的进程中,从基本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到扁形动物的感性、脊椎动物的知性、人类的理性,其感应属性是不断增益的,但感应属性增益遵循最小化原理,导致感应属性必须以不自觉认真的武断来实现代偿的有效性,而感应、感性、知性、理性都是以前者为基础的不断叠加的武断,越后衍的感知(如理性)武断层级越多, 武断程度也就越高。这在科学上就表达为科学被证伪的速度越来越快,也就是说人类认知的代偿效力是越来越弱的,最终会归于无效。这就是人类在物演坐标示意图上失存临界点的到达。

当人类知识的可依赖程度越来越低的时候,人类的求存就依赖不上它了,而且反过来会被这样混乱、复杂、失真的各种知识或信息弄得更加焦虑和迷失。当然,在老子那个认知阶段,还没有进入认识论阶段,还没有对于“知”的反思,所以老子的本意是指,统治者的那些政令是不足以依靠的,越多越繁越不足以依靠。统治者只有遵循无为的理念,少干预百姓的生活,才能让百姓生活得更好;就算随着治理人群的扩展不得不适当管理,发布一些基本的政令,也必须保证政令的真实、简洁、长时效,才能真正取信于民、服务于民、有利于民。

物演通论释《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文中配图来自网络)

…………………………………………………………

分享也是一种美德,如果您喜欢,欢迎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道德经   通论   本真   政令   高效   最小化   德行   统治者   简约   认知   万物   大道   原理   人类   状态   自然   天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