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暴雨致城市内涝,如何高效治理内涝,且看古代中国人智慧

这两天郑州遭遇千年一遇的大雨,许多人因为突如其来的大雨被困地铁站中,还有很多人在暴雨中流离失所。一方面我们为河南人民加油,同时积极开展自救,一方面我们也感叹大自然破坏力的惊人,暴雨引发的洪涝和泥石流等灾害,哪一个都不是可以轻松应对的。那么为什么中国城市内涝如此严重,国外有没有善于治理城市内涝的国家和城市。其实不必参考国外的城市排水系统,中国有很多历久弥新的古城,因为古人在治理城市内涝这方面也很有经验,还有“中国唯一一个不怕被淹的城市”青岛的城市排水管理体系,这些经验能给我们今天的城市规划建设提供哪些合理有效的建议呢。走进本期冷星实验室,带你一一探索。

郑州暴雨致城市内涝,如何高效治理内涝,且看古代中国人智慧

德国人修的青岛下水道,每隔三米就有一个油纸包着的零件?谣言!

其实这个谎言早就被网友拆穿。青岛是一个不怕暴雨的城市,因此被全国网友称为“中国唯一一个不怕被淹的城市”。很多人都知道青岛在百年前曾被德国人占领,德国人还为青岛设计了极其先进的现代的排水系统,据说利用了复杂的排水系统、还有雨水和污水分流的模式,足以让青岛百年内不受堵水影响。

郑州暴雨致城市内涝,如何高效治理内涝,且看古代中国人智慧

不过这件事早就被人证实是假的。因为百年过去了,原来的排水系统早已经被改造,目前青岛市整个排水系统总长度高达3000公里,而当年德国制造的下水道管网大约只有2.66公里还在继续使用,占比都不到千分之一。难道你认为这个占比只有千分之一的“德国排水系统”真的就让青岛不积水?

郑州暴雨致城市内涝,如何高效治理内涝,且看古代中国人智慧

其实青岛极少发生内涝,主要还是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温和的气候水文,以及完善的排水系统共同的功劳。青岛是一个拥有山区,大海和城市等复杂地形的城市,这种地形导致降雨可以迅速汇入大海,加上极少出现台风等极端天气。另外,这些年青岛在城市管网和海绵城市等水文治理方面投入很大。

郑州暴雨致城市内涝,如何高效治理内涝,且看古代中国人智慧

海绵城市设计理念

尤其最近这一周,德国西部不少地方遭遇了破纪录的暴雨(降雨量最大的波恩-科隆站:24小时88毫米,这种降雨量在我国确实是司空见惯),很多德国城市发生了严重的内涝。这不禁让网友吐槽:德国的良心下水道不管用了?

郑州暴雨致城市内涝,如何高效治理内涝,且看古代中国人智慧

德国遭遇暴雨引发溃堤

所以通过这件事也让更多人明白外国的月亮不一定比中国的圆,外国的城市治理不一定就比中国的强。而且说到底,青岛优秀的排水治理靠的是中国人自己辛勤的付出和长远的规划。

郑州暴雨致城市内涝,如何高效治理内涝,且看古代中国人智慧

美丽的青岛

福寿沟,早在宋代就修葺的排水系统,守护赣州古城近千年

提到中国古代防水系统,就有一个永远也绕不开的名字——福寿沟。虽然近些年很多城市都遭遇了暴雨的袭击,但是还是有很多地方抵抗住了考验,比如江西赣州。如果你问当地民众,为何这座古城历经多次大雨后依旧可以生活如常,井然有序,他们肯定会自信地说:因为我们有福寿沟。

郑州暴雨致城市内涝,如何高效治理内涝,且看古代中国人智慧

福寿沟的名字来源于两沟走向形似古篆体“福寿”二字,它是一套宋代古人修建的地下排水系统,也一个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文物。不仅如此,整个赣州古城以福寿沟为根基,防洪排涝的设计都隐含着的远见与巧思。

郑州暴雨致城市内涝,如何高效治理内涝,且看古代中国人智慧

赣州地处亚热带,降水强度大,如城内无完善的排水排洪系统,必致暴雨后内涝之灾。所以约在宋代中叶,根据同治时期县志记载,福寿沟可能是昔日云郡守刘彝所作。刘彝曾在北宋熙宁年间出任赣州知军,在任期间他根据城市规模、街道布局、地形特点,建成了福沟和寿沟,东南方向的水通过福沟排出,城北方向的水则通过寿沟排出,沟渠之间 “纵横纡曲,条贯井然”,最后将两条沟渠水收集分别排放到贡江和章江。

郑州暴雨致城市内涝,如何高效治理内涝,且看古代中国人智慧

俯瞰赣州古城

1953年,赣州市政府修复了厚德路的原福寿沟,总长767.6米。旧城区现有9个排水口,其中仍有6个福寿沟水窗在使用。并且直到现在总长约12.6千米的福寿沟仍是旧城区的主要排水干道。依靠福寿沟,赣州旧城区几乎每年都“雨而不涝”,这在全国众多古城中是罕见的。

郑州暴雨致城市内涝,如何高效治理内涝,且看古代中国人智慧

福寿沟的水窗

福寿沟不仅实用,而且体现了古人的治水思维

福寿沟有很多设计巧妙的地方。首先,巧借天然地形的高低之差,因势利导是福寿沟的一大特点,利用城区内不同地区地形的差别,使城市的雨水自然的排入江中和城内的水塘内。

第二大特点是它的排水口闸门可以借水力自动启闭。当江水低于下水道水位时,借下水道水力冲开闸门;江水高于下水道水位时,借江中水力关闭闸门,以防江水倒灌。原闸门均为木闸门,门轴装在上游方向,现在已经将其换成了更经久耐用的铁制拍门。

郑州暴雨致城市内涝,如何高效治理内涝,且看古代中国人智慧

郑州暴雨致城市内涝,如何高效治理内涝,且看古代中国人智慧

其次,着眼全局,效益最大化。福寿沟与城内三大池塘、几十口小塘连为一体,有调洪蓄水、养殖灌溉和污水处理利用的综合效益,形成了一条生态环保循环链。据说,当年赣州古城内有大大小小的水塘108口,这些水塘就形成了赣州古城下水的蓄水池。只可惜如今绝大多数已被填平成了建设用地。

郑州暴雨致城市内涝,如何高效治理内涝,且看古代中国人智慧

福寿沟直到今天仍能发挥作用离不开一个基础,那就是赣州在开发的过程中保留了古城墙和古城水系,让古人智慧在今天仍可绽放光芒。赣州古城的整体规划,不仅体现古人防患未然、规避洪涝的巧妙心思,也离不开现代人综合分析,去糟留精,尊重科学的精神。

总结

中国古城防止内涝最重要的经验,是建设一个完善的城市水系。很多城池由环城壕池和城内外河渠湖池组成,不仅可以保护城市,还能起到防洪防涝的作用,被誉为“城市血脉”。此外,纵览历代古城排水设施的管理情况,可以发现水系不是建成就能一劳永逸的,必须重视城市水系的管理与维护,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苏州在明清两代共疏浚市内河道11次,才能保护苏州自宋嘉定十六年至清顺治十五年400多年无水灾之患。

郑州暴雨致城市内涝,如何高效治理内涝,且看古代中国人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内涝   暴雨   赣州   城市   福寿   高效   水系   德国   郑州   青岛   闸门   下水道   地形   中国   古人   古城   古代   中国人   智慧   排水系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