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

歌曰:“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柯;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八九七十二,子夜寻被单;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今天夏至你们吃凉面了吗?

夏至,又称夏节、夏至节等,是廿四节气之第10个节气。斗指午;太阳黄经90°;于公历6月21-22日交节。夏至是太阳北行的极致,这天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此后太阳直射点南移。夏至这天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夏至过后太阳高度逐日降低。但对于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南各地来说,夏至过后,太阳光照仍在增强。

夏至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古时民间"四时八节"中的一个节日,自古就有在夏至拜神祭祖之俗。古代农耕社会的人们在安居乐业之余择日拜神祭祖便有了各种定期节日,渐渐也形成一些约定俗成的庆祝方式,即所谓节庆民俗。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祭祖是一种传承孝道的习俗。此外,民间还有夏至"消夏避伏"、"清补"等习俗。


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

节气风俗

吃凉面:夏令应时小吃。唐代称“冷淘”,一直沿用至明末。每年一进入炎热的伏天,辽沈地区向来有“伏日人家皆食面”的习俗。吃凉面,即将面条煮熟后捞到冷开水中,盛出拌上麻汁酱、香椿芽沫、咸菜沫、蒜泥、醋等调料食用。制作简便,但吃起来清爽适口,别有风味。言可避暑气。

夏至九九歌:民间节气歌谣。歌曰:“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柯;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八九七十二,子夜寻被单;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夏九九” 从6月22日(农历五月十六日)开始,至9月10日 (农历八月初七)结束。81天中,经历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六个节气。初伏在三九,中伏在四九,末伏在六九,白露过后两天,夏九九就到头了。

节气谚语

夏至东风摇,麦子水里捞

夏至日如果大刮东风,预示麦收时节雨水特多,涝灾将至。

夏至日个雨,一点值千金

夏至那天如果下雨,当年必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夏至无雨,碓里无米

指夏至日不下雨,大旱将至,歉收之年,无米可舂。

夏至未过,水袋未破

指夏至节日没有过去,下大雨的时节尚未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羽扇   夏至   辽沈   子夜   北回归线   凉面   东风   被单   北半球   节气   棉衣   习俗   节日   民间   太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