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我们北京市民点赞

为我们北京市民点赞

首都文明办最近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为88.33分,较2019年的86.86分上升1.47个分值,连续15年攀升。北京市民真是好样的,为我们的北京市民点赞,悄悄说一句我也是北京市民,这一份成就的取得也是有我的一份功劳呢。

公共行为文明指数,指的是评价市民在公共场合中行为文明的量化指标。根据中央文明委的部署安排,从2009年起,中央文明办委托国家统计局,每年都将对全国文明城市和先进城市进行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并进行排名公布。依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中央文明办将对城市公共环境、公共秩序、人际交往、公益行动等最能反映城市公共文明水平的项目进行测评,同时,将道德模范评选表彰,以及社会志愿服务等中央文明委部署的重点工作纳入测评内容。测评采取实地考察、入户调查和材料审核三种方式进行。

2008年北京为迎接夏季奥运会,开展了“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的活动,与此同时还发起了“优雅言行、爱护市容、排队礼让、热情懂行、诚信优质”五大文明行动。通过这些活动,北京市民的各种不文明现象均有了大幅度下降,北京的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有了明显的提升。在当时,北京市民群众的热情好客、170万志愿者的微笑服务也受到国际媒体和中外宾朋的广泛赞誉。

在后奥运时代,北京市民的公共行为文明指数也在逐年提升,市民卫生文明意识、公共意识不断增强,市民“随地吐痰、擤鼻涕,随处便溺”和“乱丢烟头、纸屑、塑料袋等废弃物”发生率分别降低7.51和3.24个百分点。公共秩序方面,实地观测显示,“驾驶非机动车未按照交通信号通行,未在非机动车道行驶,逆行,乱穿马路”“不爱护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未规范有序停放”“行人未按照交通信号通行,不走人行横道,跨越隔离设施”的发生率分别为48.42%、46.30%和27.92%。据2020年的测评数据显示,市民最反感的不文明行为包括随地吐痰、乱扔乱倒垃圾;不文明养犬;垃圾不分类投放;行人或非机动车不遵守交通信号灯、乱穿马路等。

2020年4月24日《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由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通过,自2020年6月1日起施行。“法”需化于心更需践于行,公共文明行为的养成不仅需要法律的制约,更需要我们每个人内化于行的执行,而这样的执行是可以体现在我们身边的小事情上的,比如遵守交通规则,比如实施垃圾分类,比如文明养犬,比如不随吐痰……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我们每个人文明的一小步就是我们社会文明的一大步。

让我们共同营造良好的公共文明行为,向不文明行为坚决说不!

为我们北京市民点赞

为我们北京市民点赞

为我们北京市民点赞

为我们北京市民点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国家统计局   人民代表大会   北京市民   便溺   发生率   北京市   北京   行人   马路   信号   市民   指数   中央   交通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