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坚定“做深基础”,逐浪政企市场未来十年

马克安德森所说的“软件正在吞噬世界”一直在潜移默化的发生。

起初虚拟化技术实现了硬件细节的抽象,让基础设施成为由软件管理的单一实体。而云计算的出现又进一步使硬件成为一种抽象资源,云化应用又让硬件的运维变成了一种服务。硬件的存在感似乎逐渐在云时代走向衰退。

但实际上,云计算有机会释放大量硬件创新的机会,尤其当政企上云的节奏成为未来云计算发展的主旋律,复杂多样的场景,也将有赖于“云底座”提供更强的标准化能力。

因此在去年,阿里云就提出“做深基础”,在数据库、数据中心、交换机、芯片等领域加大自研力度,基于云的特点来构建整套基础体系。

阿里云坚定“做深基础”,逐浪政企市场未来十年

5月28日,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在阿里云北京云峰会上表示:“今年加码投入三个方面,做好服务、云钉一体、数据智能。阿里云为全面服务政企市场做好了准备!”与此同时,阿里云将坚持“做深基础”,从飞天云操作系统向下延伸定义硬件。

一云多芯,打破“渐进式”创新的掣肘

如果从计算的历程来看,过去50年,由摩尔定律影响的芯片创新,推动了整个计算产业发展。计算本身并不是新鲜事物,但随着集成电路的规模越来越接近物理极限,摩尔定律面临终结。

随之带来的结果,就是计算产业陷入到一种“渐进式”创新的节慢速奏当中。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写道:渐进思想是创新的最大敌人。

正是为了打破这种现状,阿里云宣布:飞天操作系统正在全面兼容X86、ARM、RISC-V等多种芯片架构,实现“一云多芯”。

阿里云坚定“做深基础”,逐浪政企市场未来十年

张建锋说,传统IT时代围绕芯片建立IT生态,但云计算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模式,云操作系统可以将服务器芯片、专用芯片等硬件封装成标准算力,无论底层芯片是X86、ARM、RISC-V还是硬件加速,给客户提供的都是标准的、高质量的云计算服务。

实际上,一云多芯刚好切中了几个重要的行业态势。

第一,从整个产业来看,多种芯片架构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已经确立,尤以政企用户的需求为代表的更多芯片也将逐渐进入主流需求序列,多芯已是一个必然之局。

第二,不同的芯片架构之间,在资源兼容和应用支持上存在很多劣势,这对用户的数字化运维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云的优势在于能屏蔽底层硬件,让每一个客户用上标准的计算服务。

第三,一云多芯要求必须有强大的操作系统来与多种不同底层软硬件的能力相结合。而阿里云飞天是中国唯一自研的云计算操作系统,神龙服务器以及众多中间件的创新保证了一云多芯在行业落地上表现得足够好。

简单总结,阿里云一云多芯战略,代表了过去以芯片为核心的计算发展路径,向以云为中心的路径发生了转变。这既是客户选择的必然,也是市场发展的必然。

基础越深,底座越稳

云是天然的平台属性,当千行百业迈向数字化转型时,云就是数字底座。很显然,“做深基础”,就是不断强化数字底座的能力,基础越深,底座就越稳。

在此基础上,足够强大的自研产品体系就是这个底座的有力支撑。

最核心的就是飞天操作系统,我们知道,2009年阿里云写下了飞天的第一个代码,作为承载分布式计算的资源调度等工作的操作系统,作为业界唯一自研的云操作系统成就了今日之阿里云。

阿里云坚定“做深基础”,逐浪政企市场未来十年

作为国内唯一自研的云计算操作系统,它能将阿里云遍布全球的百万级服务器连成一台超级计算机,以在线公共服务的方式为社会提供算力。十多年来,飞天经受双11、12306春运购票等极限并发场景挑战。目前,阿里云为全球客户部署200多个飞天数据中心,通过底层统一的飞天操作系统,为客户提供全球独有的云计算体验。

而在飞天操作系统上,也已经长出了许多自研的核心技术,尤以神龙云服务器、POLARDB云原生数据库和大数据平台MaxCompute最为典型。

神龙云服务器的诞生是为了获得超越物理机的性能,并兼有有虚拟机的体验。它通过把虚拟化转移到专用硬件中进行加速,可将物理机的高性能与虚拟机的灵活性融为一体,虚拟化损耗几乎为零,性能比传统物理机更强劲,还可随时扩容,极大降低了客户的成本。

换言之,神龙解决虚拟化损耗的初衷,就是为了获得极致性能而来的。 所以从2017年到2020年,三代神龙服务器的架构迭代不仅并在IOPS、PPS等方面提升5倍性能,全面兼容裸金属服务器,还入选了2020年度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

同时,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全面开启,云原生数据库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以阿里云的POLARDB等为代表的云原生数据库已经成为数据库市场最大的黑马,2020年8月,阿里云数据库市场份额首次超过传统数据库。同年11月,阿里云首次进入Gartner全球数据库领导者象限,这也是40年来中国数据库首次进入全球顶级行列。

而以MaxCompute为核心的飞天大数据平台拥有中国唯一自主研发的计算引擎,可支撑海量数据存储和计算。经过多年发展,MaxCompute可扩展至10万台计算集群,已成为全球集群规模最大的计算平台。2020年再次刷新TPCx-BB 的新世界纪录;2020年,IDC Marketscape中国大数据管理平台,MaxCompute位居领导者象限;2021年,Forrester Wave™云数据仓库,MaxCompute位于卓越表现者象限,中国唯一入选。

在笔者看来,飞天就像是阿里云种下的一颗大树,而神龙云服务器、POLARDB和MaxCompute这些自研产品,就像是这颗大树上长出来的根须,它们不断向下扎根,向大地汲取养分,扎得越深,大树就越能扛得住狂风暴雨。

做深基础,走向未来十年

无论是从做好服务、云钉一体、数据智能的三大升级,还是一云多芯,继续加强做深基础的战略,张建峰之所以不断强调政企客户,是因为政企上云代表了云计算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

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显示,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8.6%,同时2020年我国数字产业化占数字经济比重为19.1%,产业数字化占数字经济比重达80.9%。同时在“十四五”规划当中,对数字化作出了重要的部署,并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总纲,为政企客户的数字化提供了强劲的增长动力。

阿里云坚定“做深基础”,逐浪政企市场未来十年

而上云则是政企客户走向数字化转型的第一站,这本身也蕴含了巨大的市场机会。

从政企客户的角度,他们在过去三十年信息化时代的遗留了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比如云要解决持续创新和历史资产的问题,打破应用割裂和数据孤岛,帮助政企用户增速提效的同时不能带来更多的系统复杂性和应用复杂性,同时要与业务场景需要紧密融合。

正是政企客户上云需求的复杂性,要求了云服务商要具备更为多元化的能力储备和服务能力,这就是阿里云之所以又推出本地Region服务,以及坚持“被集成”,通过全新的“计算巢”平台,将飞天技术底座向合作伙伴全面开放的原因所在。

也正因为如此,要支撑更多平台型产品和服务的落地,阿里云必须不断夯实基础,将自研产品持续做深,并不断与行业需求相结合,将场景与技术不断交融印证,最终形成丰富的面向政企客户上云的“能力集”。这就是阿里云做深基础,逐浪未来十年政企市场的新布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政企   阿里   神龙   飞天   基础   底座   中国   未来十年   芯片   坚定   操作系统   能力   客户   服务器   数据库   硬件   数字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