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知华派”外交官究竟如何看待“中国霸权”?|南亚研究通讯

关注风云之声 提升思维层次

导读

顾凯杰与班浩然、苏杰生都曾任印驻华大使,但他们的对华认知却“半桶水响叮当”,充满一知半解的偏见与误读。在顾看来,中国标榜不同于英美苏扩张形式的霸权主义,目的在于利用自身实力与影响力修改国际规则及现状,建立所谓“中国特色霸权”。这种解读可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不仅误解中国互利共赢的外交政策,而且饱含政治抹黑。顾指出,印完全不接受任何一国的单极霸权,但他却对南亚国家长期不满印度区域霸权置若罔闻;他表示印希望达成多极均衡的印太愿景,却对印极力排斥中国在南亚地区影响力视而不见;他希望印度借力美国,却坚称美印没有同流合污,并反对将Quad与印太愿景挂钩。尽管观点偏颇、逻辑奇葩,但这些观点在印战略外交界却具有较强代表性,尤其反映出疫情重创印度且拜登对华缓和后,印度对华的焦虑与警惕心理。鉴此,南亚研究小组特选本文编译,供各位读者参考研究。

印“知华派”外交官究竟如何看待“中国霸权”?|南亚研究通讯

本文共计:2512字 | 阅读预计:8分钟

作者:顾凯杰(Vijay Gokhale) 编译:王思远 审校:陈安澜 杜文睿 -本期编辑:杜文睿 李知非-

随着域外国家开始在印度洋建立永久性存在,该地区的力量平衡也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中国海军在印度洋北部海域活动日益频繁是这一地区过去10年最显著的变化。这期间,中国不仅在印度洋沿岸国家的专属经济区进行水文测量,不断部署潜艇和水下无人载具,还在吉布提建立首个海外军事基地。

如果这些活动标志着中国海军开始在印度洋大规模建立影响力,那么就非常有必要仔细考察中国的意图和行为。中国一再声称其海军活动是常规的、合理的,并向世界保证永不称霸。但中国所称的“永不称霸”大概是指不搞美国式的霸权主义——中国并无意愿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不想通过自身实力与影响力给原本无序的国际社会强加规则及秩序。大英帝国式的霸权也不适合中国,他们无意控制本土以外的大片土地,也没有兴趣像英国探险家大卫·利文斯通那样,高举“基督教、商业和西方文明”的旗帜开疆扩土。追求苏联式的全球地位对中国来说更不可取。总结反思苏联因四面出击、过度扩张向全球输出革命的失败教训,是每一位中国共产党员的必修课。

事实上,中国追求的是通过不懈努力,争取成为印太地区的主导国家,以更好维护自身利益。中国式“霸权”的形态可能具有独一无二的中国特色——一种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霸权”。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加剧了这种“中国式霸权”产生的可能性,原因有三:

第一,世界重心从大西洋-地中海地区向印度-太平洋地区发生根本性转移,转移速度远比西方计划得更快。中国是世界重心转移的主角,但东盟、印度和其他国家也助力加快了这一进程。

第二,10年前人们普遍认为,至少在本世纪上半叶,中美之间的力量平衡可能会决定性地向美国倾倒,但现实已证明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中国不仅展示了在印太地区挑战美国力量的决心,而且正在发展抵消美国海军在西太平洋优势的能力。中国现在已不太可能再被限制在太平洋第一和第二岛链内了。

第三,中国正在贸易、技术和金融领域建立独立于美国的“平行世界”,这将在上述领域降低中国在美国霸权面前的脆弱性。中国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年在国际舞台上的种种行为,值得印太周边国家和其邻国合理关切。

中国一面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合作共赢”,另一面却讲究均势政治,并善于“趁人之危”获取政治优势。中国的目标是,通过在生产技术、贸易网络与企业融资等领域确立优势地位,并以此排挤他国竞争。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正在建立以自身为中心的完整体系,并将一套为其技术和服务发展量身定做的标准与制度集成其中。

有人担心“一带一路”倡议会让脆弱的印太经济体面临潜在高水平负债,但他们忽视了重要的一点——中国的目标并非让潜在客户陷入赤贫,而是确保这些国家完全被纳入中国技术与服务系统,并与中国战略利益及政策保持同步。而增加数字依赖是实现中国这一目标的必由之路。为实现长期利益,中国正在通过华为、5G和光纤网络在印太地区“重新布线”。

在中国式的“霸权”下,只要中国产业和服务在印太地区占据主导地位,以此保障中国经济繁荣、人民福祉,中国就愿意像提供糖衣药丸一样,不断为域内国家提供公共产品和融资。

中国式“霸权”的另一个方面在于,域内国家有责任接受和尊重中国所称的“核心”关切和利益。“核心”的外延是灵活的,会根据情况而改变,但却没有商量余地。究竟什么是“核心”则永远由中国来定义。这个定义已经超越了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涵盖经济、社会和文化问题,甚至包括中国领导人的形象。而那些不尊重核心利益的人就往往要接受“教训”。

印度认为,力量平衡而非单极霸权更有利于印太域内国家的利益,无论这个“霸权”是由美国亦或中国主导。这一信念可以说是印度“印太愿景”的支柱之一。

给予任何国家域内重大问题“一票否决权”只会危及整个区域安全。当中国故意将印太愿景与四边机制(Quad,由美、日、印、澳四国组成的印太区域安全磋商机制)等多边安全机制混淆时,其他国家也应引起重视。四方会谈为印太地区拥有共同利益的国家提供了一个平台,而印太地区是中性的地理概念,既是中国的家园,也是印度、澳大利亚和日本的家园。

印太域内很多人视美国为常驻大国,美国的良性存在有助于印太地区保持安全稳定和经济增长。中国自身也从美国存在中受益,尤其是获取了美国资本与技术,这是推动中国民族复兴的关键。

因此,中国给Quad贴上危害安全、破坏和平发展的标签不仅自相矛盾,更是自私自利。说其自相矛盾,是因为中国也发起了类似的多边机制,一些涉及印度周边地区。说其自私自利,是因为中国不希望任何其他平台为印太地区提供替代选择。中国声称Quad是历史倒退,对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但是当中国试图通过武力来强化其古老的海上与陆地领土声明时,这种说辞听起来格外空洞。

如果中国坚持和平安定原则,践行亲、诚、容的外交理念,就应该停止攻击假想敌的行为,把其所声称的外交理念付诸实践。中国应通过减少“单方面改变现状”来减少对邻国的进攻性行为,并加入有关印太地区未来的公开讨论。

而印度也愿意根据民主和透明接触的原则,在尊重全球商定的行为准则的基础上,与有关各方讨论亚洲安全问题。

编译:王思远本期编辑:杜文睿 李知非

印“知华派”外交官究竟如何看待“中国霸权”?|南亚研究通讯

扩展阅读

奇葩!印媒与印网民对中方首次披露伤亡情况作何反应?| 南亚研究通讯

【重磅】苏杰生最新发言:中印关系搞不好不怪印度,都怪中国…… | 南亚研究通讯

多瓦尔vs苏杰生,扒一扒印度外交决策层的派系斗争 | 南亚研究通讯

印度大财团如何通过智库影响外交政策?以苏杰生家族为例 | 南亚研究通讯

背景简介:本文原标题为China’s vision of hegemony: the view from India 原文节选自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CSCAP)报告《区域安全展望2021》(Regional security outlook 2021)章节,章节原标题为India: Competition over the Characterof Order in the Indo-Pacific Intensifies 。作者顾凯杰为印度前外交秘书与前驻华大使。文章2021年2月25日发表于微信公众号 南亚研究通讯(【重磅】印“知华派”外交官究竟如何看待“中国霸权”?),风云之声获授权转载。

责任编辑:祝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南亚   霸权   中国   印度洋   通讯   印度   外交官   美国   疫情   外交   影响力   利益   域内   地区   国家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