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史记」-中国高考最后一日,更是动乱后的崛起

中断十年

1977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而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扩大了高等教育的入学门槛(1966-1976年是由工、农、兵推荐上大学)。

1977年,中国在结束了十年“文革”动乱后,发生了一件关系到国家和青年命运的大事,那就是恢复高考。与此同时,一套《数理化自学丛书》的出现,给渴望考上大学的知青们带来了自信和希望。为了能早日得到这套丛书,在新华书店门口出现了全家出动连夜排队抢购的壮观场面,印刷厂也是日夜赶印,但仍供不应求。正是因为这套丛书,那些被“文革”耽误了的青年人的命运,从此有了改变。

「今日史记」-中国高考最后一日,更是动乱后的崛起

1977年10月21号,中国各大媒体公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并透露本年度的高考将于一个月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与过去的惯例不同,1977年的高考不是在夏天,而是在冬天举行的,有570多万人参加了考试。虽然按当时的办学条件只录取了不到30万人,但是它却激励了成千上万的人重新拿起书本,加入到求学大军中去。

高考制度的恢复,使中国的人才培养重新步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据了解,恢复高考后的二十多年里,中国已经有1000多万名普通高校的本专科毕业生和近60万名研究生陆续走上工作岗位。

「今日史记」-中国高考最后一日,更是动乱后的崛起

邓小平和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合影

1977年,在邓小平的亲自领导下,中断了10年之久的高考制度得到重新恢复。恢复高考制度,不仅改变了十多年来积累起来的青年的命运,更改变了整个国家和民族的航向。

这是具有转折意义的全国高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高考的招生对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

「今日史记」-中国高考最后一日,更是动乱后的崛起

1977年邓小平一复出,即着手整顿科学和教育战线的工作,首当其冲的便是改革大学招生制度,恢复各大高校统一考试招生的办法。他在1977年5月24日的谈话中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要有知识,有人才。必须经过严格考试,把最优秀的人集中在重点中学和大学。”8月4日至8月8日,在邓小平的主持下,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邓小平在会上指出招生制度对于选拔人才的重要性:招生是保证大学教育质量的第一关,它的作用就像工厂原材料的检验一样,不合格的原材料,就不可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当前新生的质量没有保证,其原因有二:一是中小学的质量不高;二是招生制度有问题,但主要矛盾还是招生制度。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从高中直接招生。

「今日史记」-中国高考最后一日,更是动乱后的崛起

「今日史记」-中国高考最后一日,更是动乱后的崛起

1977年,全国570余万名年龄参差不齐的考生参加高考

1977年冬天,中国五百七十万考生走进了曾被关闭了十余年的高考考场。当年全国大专院校录取新生二十七点三万人;1978年,六百一十万人报考,录取四十点二万人。七七级学生1978年春天入学,七八级学生秋天入学,两次招生仅相隔半年。 1977年,刚刚复出的邓小平同志主持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作出于当年恢复高考的决定。同年10月12日,国务院正式宣布当年立即恢复高考。1977年冬和1978年夏的中国,迎来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考试,报考总人数达到1160万人(当时高考录取率是4.8%,有的说是29:1)。

「今日史记」-中国高考最后一日,更是动乱后的崛起

新生开学典礼

【今日史记】关注留言,可推荐您指定下期刊的【今日史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史记   中国   文化大革命   动乱   文革   原材料   考生   科学技术   丛书   新生   当年   命运   制度   今日   科学   考试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