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在导弹预警系统领域是合作关系|最忠平论

普京在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论坛上口吐莲花,提到“俄罗斯正在帮助中国打造导弹预警系统”。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国际社会一片涟漪,中国和俄罗斯难道真要深度强化军事合作了吗?毕竟导弹预警系统事关国家最高安全,不是谁帮谁,是互帮、共赢,中俄两国在这个领域加强合作意义重大,意味着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走进新时代。

中俄在导弹预警系统领域是合作关系|最忠平论

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是指拦截敌方来袭的战略弹道导弹的武器系统,尤其是拦截远程及洲际弹道导弹。弹道导弹防御体系通常包括三个阶段,导弹预警阶段、目标跟踪和识别阶段、多层拦截阶段。多层拦截阶段包括反弹道导弹的导弹、引导系统和指控系统。反弹道导弹导弹是防御系统的拦截器,按拦截空域分为大气层外和大气层内拦截导弹,大气层内还分为高空和低空两个阶段。如美国“标准-3型”导弹是大气层外中段拦截系统,“萨德”导弹是高空末端拦截系统,“爱国者”导弹和S-300/400导弹就是低空拦截系统,俄罗斯研制的A-235和S-500导弹宣称是大气层内外“通吃”。这些导弹系统也具备导弹预警能力,但距离很有限,主要是为了配合自身火控雷达跟踪锁定导弹实施拦截。

普京提到的导弹预警系统只是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这部分不涉及到拦截导弹本身。

弹道导弹预警系统主要用于早期发现来袭的弹道导弹,并根据测得的来袭导弹的运动参数提供足够的预警时间,同时启动己方弹道导弹拦截体系。对弹道导弹预警系统的要求是,预警时间要长,发现概率要高,虚警率要低,目标容量要大,并能以一定的精度测定来袭导弹的轨道参数。弹道导弹预警系统通常由预警卫星监视系统和陆基或海基雷达系统组成。陆基或海基雷达系统又分为洲际导弹预警雷达网和潜地导弹预警雷达网。

预警卫星监视系统是导弹早期预警体系,主要用于判定来袭导弹的发射位置,记录发射时间并粗测导弹的速度矢量和弹道射面。这个系统由多颗可见光和红外(紫外)同步卫星组成,能探测导弹主动段飞行时的发动机尾焰。这种系统发现目标早,导弹一发射就能被发现,可以提供30-45分钟预警时间,但虚警率高。为提高测量精度和降低虚警率,美国发展低轨道预警卫星来弥补技术缺陷。

洲际导弹预警雷达网则是由多部陆基或海基雷达组成,能提供15-25分钟的预警时间。潜地导弹预警雷达网也是由多部陆基雷达组成,雷达网覆盖海岸线以外潜艇可能发射的阵位,但只能提供2-20分钟的预警时间。由于潜地导弹的发射阵位经常变换,来袭的方向不定,因此还可以采用空中机载或卫星装载的专用预警系统。比如,美国部署在日本的两部X波段雷达就是海基弹道导弹预警雷达,可有效监控中国、俄罗斯和朝鲜等国的弹道导弹。

美国退出了《中导条约》,一旦将中程导弹部署在中俄家门口,势必会大大减少导弹预警时间,对中俄两国国家安全带来极大威胁。此外,美俄《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即将到期,废约的可能性极大。这意味着中俄两国都将面临美国强大核力量的威胁,从中程导弹到洲际导弹,面面俱到。因此强化在弹道导弹预警能力上的合作至关重要。此外,俄罗斯位于中国北部,美国在中国的北部,美国一旦从本土和北极地区对中国发起核打击,俄罗斯陆基和海基预警雷达可为中国提供一定的早期预警能力。因此,中俄两国在弹道导弹预警体系的合作不是单方面的技术输出,是两国双向交流和共赢的举措。

一方面,美国和苏联“冷战”斗法半个多世纪,具有丰富的导弹预警系统的使用经验,这是中国比较欠缺的,尤其是天基系统,这是美苏两国的强项。因此,中俄两国强化在天基可见光和红外(紫外)卫星早期预警的合作就很有必要。一是两国都可以打造各自的卫星预警体系,彼此卫星体系相互独立,但要求做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中国在应用卫星研制能力上不输于俄罗斯,但可以学习俄罗斯的成功经验,并可避免不必要的技术尝试。毕竟美苏两国之前打造了很多代卫星预警体系,但也走了不少弯路。二是在陆基预警雷达体系上,中国已经具备了开发和部署一流远程雷达的能力,这一点不容置疑,可以在不同方向部署,并与俄罗斯相应的预警系统形成各自侧重点,并做到信息共享。

另一方面,俄罗斯在导弹预警体系建设上具备技术和经验优势,但缺少的是资金优势。要想做到全球导弹预警,需要部署几十颗卫星,既有高轨道同步卫星,也要有低轨道导弹识别卫星,这是一个耗资巨大的天基系统工程。俄罗斯幅员极为辽阔,要想做到全方位预警难度极大,主要是资金限制而不能面面俱到,尤其是正在大开发的远东地区是个预警短板。俄罗斯可以协助中国打造完善的天基和陆基预警雷达体系,并与俄罗斯有限的导弹预警体系相互衔接,这对俄罗斯来讲是绝对的双赢策略。俄罗斯可以把钱花在刀刃上,比如重点研制A-235和S-500导弹拦截系统,中俄两国在预警系统则可以一定程度上实现共享。

由此可见,普京率先抛出这个重磅消息还是要表明中俄两国加强军事合作是真实可信的,毕竟美国依托北约及盟国打造全球导弹预警体系是优势,中俄两国一旦在这个领域开始合作势必会变劣势为优势,有助于化解美国在核力量上总体占优的现状。

(宋忠平 凤凰卫视 评论员 主持人 教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导弹   雷达网   预警系统   洲际导弹   弹道导弹   大气层   俄罗斯   美国   中国   合作关系   轨道   阶段   体系   领域   能力   时间   系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