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文颂:神,一种画蛇添足的存在(3)

(三)哲学的尽头……

尽管逻辑论证可以把“额滴个神”撵出宇宙,但一定还会有读者念叨啊,那物质和规律到底打哪儿来的呢?

接着说回到老子和《道德经》,老子显然是比最较真的那个人还更较真的人,因为他在想通了没有神之后,就殚精竭虑地开始思考上面这个叫人、叫人类伤脑筋的问题。

我先把上面卖的那个关子解掉。《道德经》成书于神权与君权神授的时代,那个时代我们先祖中的精英分子,依据人类的阶层社会仿生制造了“天道”,然后“人伦”效法“天道”,据此推行社会治理理念、结构。一千好几百年后才有人怀疑神的存在,才有自然科学的萌芽,《道德经》突破时代的局限性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整个体系来看,“道”不容神分明可见。但老子不能直接言明,一者无神论在当时太过惊世骇俗,突破时代的局限性也自然会脱离时代背景,太过超越了群众的认知也不免脱离群众,失去了群众基础,又为统治阶层所不容,就难有生存、立足之地;二者无神论虽然能够动摇当时的政治思想理念体系的基础,但既然不能直接挑破,那就在创立上做文章,所以老子把“立道”作为主旨,把“破神”藏为意蕴。我认为,以老子空前绝后(绝后截止到“人类基本认知原理”的问世时)的思辨力,他对有没有神这个问题早在著写《道德经》之前就已经洞明——离开了规则,神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而统一神圣的规则面前,神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在今天,对于人类、对于宇宙之内的一切智慧生命而言,科学法则就是神;在那个时代,老子连“神”都没要,强调“道法自然”,倡导“无为而治”,连“人间的神”也一并给否定了。至于物质和规律从何而来,老子留下“有生于无”的解答,大抵应该是最接近正确的答案了。毕竟“奇点大爆炸”的理论依然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对于宇宙和宇宙法则,“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表达越具象,确指也就越局限。

迄今为止,在人类每次取得的巨大科学发现的里程碑后面,站着的都不是神;但在人类尚未认知的领域,又总被设置了神。为什么科学进步到了观测宇宙的今天,神还依然保有着光辉的尊严,神学竟然还有巨大的市场,神明赫然还被屡屡祈求降临人间?我认为,神的神秘面纱一方面掩盖着人类面向自然、置身宇宙的渺小、脆弱、恐惧的心理,一方面掩藏着人类超越规则、谋求特权的意识。

在此,针对朱清时院士“科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神学”的说法予以纠正:哲学指引方向,科学探索验证,科学在洞悉规律的尽头与哲学会师;所谓神学,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相信上述的文字携手科学发展,将加速神在人类的认知世界里消退、消亡。

综上所述,对于神,概述如下——我们没见过神,我们见到的是神棍;某种教义宗旨下的神话人物和某种主义旗帜下的神化人物,以浓厚的传奇色彩书写了神的神奇历史;造神的其实不信神,否则他不敢造次、不敢造。而且信仰之于神,如同爱情之于钻戒,爱情何须钻戒来套牢、钻戒又如何能够套牢爱情呢?信仰其实无需借助、求助于神,优秀的品德、卓越的精神才值得“恒久远、永流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道德经   画蛇添足   无神论   道法   神学   较真   钻戒   认知   老子   宇宙   尽头   哲学   人类   自然   科学   时代   谢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