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军用白床单就是裹尸布,对烈士遗体真的这么草率吗?

传闻军用白床单就是裹尸布,对烈士遗体真的这么草率吗?


这是一条类似于都市传说的谣言


01


裹尸布有另外的储备,确实也是白色的棉布,不过材质比床单好很多也结实很多,裹尸布也比床单大,储备量是实力数的75%另外雪地伪装也不是用的白床单,是有专门的雪地伪装披风


床单的用途就是床单,自己开发的用途那是山寨用途,正式用途就只有床单,它就是白的,因为白的显脏,有利于检查内务卫生,防止个别人懒得洗好长时间都不换。正品配发的白床单的一个角上会有厂家打的标,包括厂家、个人签名处、个人血型等。其它你认为床单可能的用途包括而且不限于裹尸布、雪地伪装、擦枪布、投影幕布都有另外的配发,只是你们的司务长、军械员没有及时去领,或者是旅、团仓库里统一储备不配发到连队而已。


我自己也开发过白床单的别的用途,包括打豆浆用来过滤豆渣的滤布、撕下来当绷带、拧成绳子,你要是愿意还能开发无数的用途。


裹尸布的储备比例是100个人储备75条裹尸布,这个很值得说一下。这里面携行量是三分之一,也就是随部队携带25条,后送50条这是正规作战的携行量,在执行非战争军事任务、抢险救灾等其它任务的时候携行量另行规定。

传闻军用白床单就是裹尸布,对烈士遗体真的这么草率吗?

而且裹尸布并不是下葬用的,是用来临时收敛尸体的,尺寸和军用床单是不一样的,比军用床单长一些,宽很多很多,收敛标准是175cm的身高,头部折叠后到达胸部、脚步折叠后到达膝盖部位,长是2.5米宽度是绕身环绕3乍,也就是裹三层,具体尺寸是3.5米。这是最起码的包裹尸体标准,实际上各个时期的裹尸布尺寸和样式不一样,比较老的裹尸布有7根捆扎尸体用的棉绳子,有的时期的没有,据说有一种是用的尼龙搭扣,我没见过。


不过裹尸布绝对不是床单,床单也不能用于包裹收敛烈士尸体,这个你不信的话可以自己躺在军用白床单上试一下,裹不住,太小了。


至于什么“草草下葬”之类的说法也是不正确的,烈士(不管是否确实被评为烈士,泛指一切阵亡将士)下葬必须更换全新合体春秋常服一套,不含大檐帽。因此实际上在携行裹尸布的同时我们一定会同时携行同样数量的春秋常服,另外在《被装战时携行规定》里还有军衔标志服饰的携带标准,因此可以保证所有阵亡将士都有合体、正规、符合本人军衔与资历的装饰标志。


还有“睡在裹尸布里”的说法也是不正确的,裹尸布是在阵亡将士正式下葬之前起到临时收敛作用的,正式下葬之前还必须要整理烈士遗容,更换全新服装,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一般采用火葬,不具备火葬条件的实施土葬或根据民族习俗的别的葬俗安葬。敛葬费用根据规定执行,主张丧事从简,不铺张浪费但是也绝不可能裹尸布就下葬,正式下葬对于汉族烈士一定是骨灰盒或者棺材。


这些规定没有一个集结成册的规定,而是散在于很多关于待遇的文件里,很少有人全部清楚,因此有很多“都市传说”也很正常。部队里很多士兵、干部都不清楚这些规定,和平年代也没有很多葬礼,大家不知道、有很多传说也是可想而知的。


传闻军用白床单就是裹尸布,对烈士遗体真的这么草率吗?


不过必须要严肃指出的是:军队葬礼绝对没有你想的那么草率


我可以负责任的说,即使是非常非常非常极端的情况,人民解放军也没有轻易放弃战友遗体的可能性。战争中每一个阵亡将士都会得到体面的照顾,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他们,战友们更不会忘记。我可以非常负责任的说:有专人不惜付出生命也会将他们带回家


为什么我很清楚这些规定?因为我负责办理过。

传闻军用白床单就是裹尸布,对烈士遗体真的这么草率吗?

02

床单一裹随便埋了这种事情战友之间开个玩笑是可以的,班长说的也不一定就是对的,这个是规定说了算的。战斗极其激烈的情况下肯定是暂时无法顾及阵亡将士遗体的,但是只要有可能,收敛遗体、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妥善安葬就是必须进行的一项工作。这项工作的牵头部门是政治工作部门,物资供应保障是保障部门负责,军事协调是司令部负责。战场上牺牲的、负伤后抢救无效牺牲的、被俘后不幸遇难的享受的是同等待遇,不存在被俘或者负伤区别对待的可能性


有不少别有用心的人编造谎言谣言试图抹黑解放军,其中一项就是关于烈士待遇。大家一定要分清楚哪些是善意的都市传说,哪些是恶意的谣言。解放军的传统是对阵亡将士举行遗体告别仪式,这是毛主席规定的。


传闻军用白床单就是裹尸布,对烈士遗体真的这么草率吗?


毛泽东同志纪念张思德的那段话: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后来的人民军队严格执行了这个规定,只要有条件就一定会举行正式的追悼会,战斗激烈的时候当然是作战第一,战斗结束后,不管牺牲的是新兵、炊事员、战斗员、普通战士还是高级将领,都一定会有追悼会。


后来邓小平同志倡导丧事从简,不再举行追悼会而是代之以遗体告别仪式。


至于为什么裹尸布储备是75%,我相信很多人会问,这个我倒是没有看到过具体制定标准的依据,而是也是听的都市传说。据说是制定标准的时候确定部队在伤亡达到多少的时候还有收敛遗体的能力,以此制定储备标准,有个抗美援朝下来的老后勤,洪学智手里出来的,胸口一拍,咱们的队伍伤亡四分之三,战线动都不会动。”


于是就定成了75%。


因为解放军一直相信,就算是阵亡四分之三,我们一样有能力妥善处理我方阵亡将士的遗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遗体   床单   烈士   炊事员   丧事   追悼会   将士   草率   雪地   谣言   解放军   尸体   用途   正式   标准   都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