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化的时代,我们该如何安身立命,才能过好属于自己的生活?

虽然“内卷”一词现在已经渗入社会各个领域,并被现代人普遍接受,但这一观念其实早在18世纪中后期就由启蒙时代的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Kant,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提出来了,他用“内卷化”(Involution)概念和“演化”(Evolution)做了一个不同含义的区分,实际上就是生命的“退化”和“进化”的区别。之后,美国人类学家亚历山大·戈登威泽发展了内卷化的概念,他在1936年研究原始文化的一篇论文中,使用“内卷化”来形容某钟文化模式达到最终形态后,无法自我稳定,也无法转变为新的形态,只能使自己在内部更加复杂化。30年后,美国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在 《农业的内卷化:印度尼西亚生态变迁的过程》一文中借用戈登威泽的内卷化含义,提出了农业内卷化的新概念,用以解答为什么印度尼西亚爪哇地区没有产生农业变革以促进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后来格尔茨使这一概念在人类学界与社会学界被广为知晓,成为一种描述社会文化发展迟缓现象的专用概念。尽管人们发现内卷现象已经有两个多世纪了,但为什么现在才突显矛盾的尖锐呢?这说明事物终于发展到了我们必须要直面解决的地步了,否则,就会演绎出更多的问题。

内卷化的时代,我们该如何安身立命,才能过好属于自己的生活?

上个世纪初,研究中国文化的印度人杜赞奇在《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一书中把内卷概念引用到中国农村社会发展分析中,2000年黄宗智在其所著的《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一书中第一次把“内卷化”概念引入国内。2017年末,内卷化一词通过网络逐步进入公众视野,其含义也发生了变化。此时内卷这一词出现了语义偏移,用来指代内部恶性竞争。比如一家公司原本实行八小时工作制,但有些人自愿加班,并得到管理层的赏识。此时,按时上下班的人开始担心自己工作不饱和,也自愿加班,久而久之,加班便成为常态。人类学家项飙将网络上流行的内卷描述为“不断抽打自己的陀螺式的死循环”以及“一种不允许失败和退出的竞争”。也有网友将其描述为“在一个集团内部通过压榨自己,强化竞争,以获取微小的优势”。受到网络热度影响,2018年以来,含有内卷化关键词的文章数量不断增长,但该词的用法已经脱离了原本的社会学内涵,即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更高级模式的现象。

内卷化的时代,我们该如何安身立命,才能过好属于自己的生活?

2020年下半年,有几张图片再次刷屏:有人骑在自行车上看书,有人边骑车边用电脑,有人边骑车边吃饭……那个“边骑车边用电脑”的同学被称为“卷王”登上热搜。现在,“内卷”从大学生群体中“出圈”,各行各业内部的非理性竞争都以“内卷”称之,“内卷”真正在社会各角落流行开来。比如,有学生为了提高成绩,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补课,其他同学知道后也怕自己名次被反超,也加入了补课行列,也是学生们的业余时间都被占去了,但由于大家都补课,结果每个人的名次变化并不大,这就造成了努力越多反倒成效甚微的困局。专业人士指出,发展过程中出现停滞阶段很正常,关键是要有效地进行理性竞争,呼吁相关行业正视非理性的“内卷”现象,积极探索“去内卷化”的改革之路。比如教育界的内卷化现象,以前学生从来没有补课一说,可现在好像只有补课或者请家教才是正常现象。这种情况也只有通过改革目前的教育和升学体制才能得到改善,否则,光强行取缔补习班也是治标不治本。

内卷化的时代,我们该如何安身立命,才能过好属于自己的生活?

而从本质上说,当社会资源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时,人们通过非理性的内部竞争或者“被自愿”进行竞争,只是为了生存下去而已。同行间竞相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夺有限资源,从而导致个体“收益努力比”下降,可以看作是努力的“通货膨胀”,这对参与竞争的人来说是不公平的。从直观上讲,“内卷”与“外展”是相对应的,如果一个事物无法向外发展了,那它就处于一种停滞或纠结的状态,也就是发生了内卷而不是外展。一切事物的变化规律都是由四个步骤组成,即产生、发展、内卷、突变(新事物诞生)。它包括自然界的生命、人类社会以及社会内部的各个领域,甚至人的成长过程都在这个规律之中,包括学习内卷、工作内卷、婚姻内卷等个人领域,也还有教育内卷、科技内卷、工业内卷、文化内卷等公共领域。内卷就是量的积累,熵的增加,关系的复杂化,资源竞争的白热化,直到各种矛盾不可调和,就会发生突变,产生新的事物。

内卷化的时代,我们该如何安身立命,才能过好属于自己的生活?

当一个社会的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都会进入内卷环节,在这样背景条件下成长的人,实际是就是我们常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竞争无比激烈,生活压力巨大,各个行业和领域都处于饱和状态,熬不住就出局,熬住了就出众,你就是大赢家。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中,不是我不努力,而是社会太努力了,我的步伐总是跟不上社会的脚步,所有拿命换钱的人都是“内卷”时代的牺牲品。如何走出这个困局,有一个很准的指标,那就是你自己衡量一下,在你现在的工作单位中,你做一个评估,是否可以用你一生拼命挣的钱在你所生活的城市中买一套自己的房子?能的话就说明你还没被内卷,否则你就已经被内卷了,你所要做的事情就是赶紧走人,这个城市已经不是你生活的天地了。硬挺着的人越多,内卷化的程度越严重,底层的人越难活。

内卷化的时代,我们该如何安身立命,才能过好属于自己的生活?

一个人的价值的大小在于他做了多少有价值的事情,而内卷化却使我们做了很多无价值的事情,浪费了时间和经历,使我们内心的幸福感和价值观一降再降。摆脱内卷的状态的方法有三个:一是打破那个限制的圈子(壁垒),更改游戏规则(现有的不合理社会制度),这是社会问题和行业监管的职责,比如教育内卷问题;二是选择差异化竞争,从事你最擅长最拿手的行业最大化你的价值,这是你领先他人的真正本事;三是自己主动跳出这个圈子,实现一个维度升级,让你从精神世界改造自己,从而摆脱对物欲的执着,你就不会那么累了,也就不会被卷住。记住,机会一定有很多,但你却只有一个,任何一个工作都不值得你去拿命换钱。如果你觉得压力太大、竞争太激烈,那果断地离开就对了,以免白白地浪费你的努力,那就不值得了。俗语说:树挪死人挪活,世界这么大,总有体现自己价值的地方,完全没有必要在一处被卷死,那就太傻了。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各行业势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内卷状态,在大环境还没有出现突破时,我们自己可以先做出调整,化被动为主动。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一定”要怎样的,很多时候变通才是法宝,才是出路,才是解脱之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印度尼西亚   华北   人类学家   都会   时代   安身立命   骑车   事物   现象   状态   概念   竞争   努力   领域   价值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