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烛影斧声的真相,为何都认为赵匡胤死于赵光义之手


剖析烛影斧声的真相,为何都认为赵匡胤死于赵光义之手

烛影斧声是宋初的一桩疑案,其涉及到了太祖之死与太宗继位,以及金匮之盟等一系列事件。然而几乎所有的历史研究者,都认为烛影斧声是宋太宗赵光义对其兄赵匡胤的一场谋杀,那么剖析整个事件的经过与疑点,看看那些集中在赵光义身上的疑点。


剖析烛影斧声的真相,为何都认为赵匡胤死于赵光义之手

在历史上,赵匡胤是少有的厚道皇帝,其口碑要比继位的其弟。

在烛影斧声事件中,赵匡胤死得极为突然,并且在已经有成年子嗣的情况下,由其弟赵光义继位,从而又引出另一个谜案金匮之盟。以最大受益者便是最大嫌疑人的心思,很多人将矛头指向了赵光义,但仅仅是这样,一切也仅仅止于猜测,事实上有更多的证据说明,赵光义在整个事件中可不仅仅只是扮演了简单的受益者的角色。

司马光《涑水纪闻》对此事有着记载,上距太祖太宗不到百年,其人又是谨严的历史学家,他的记载是比较可信的,虽然说这段记载有很大程度上有为太宗辩解的意思,然而就在这辩解中,也让人看出了无数的蛛丝马迹,将矛头指向了赵光义。


剖析烛影斧声的真相,为何都认为赵匡胤死于赵光义之手

说到这里就要提到在整个事情之中的一个关键人物了,王继恩。

根据司马光的记载,赵匡胤突然死亡,皇后派出宦官王继恩前往请赵德芳入宫,准备继位,而王继恩则私自去找了赵光义。

根据宋代的宫廷制度,除了皇帝和未出阁的皇子,男子是不能夜宿皇宫的,所以才有了皇后召赵德芳的举动,但这也说明了当时赵光义不在赵匡胤身边。当然不在并不能说明不是他下的手。

谁都知道皇位变革是宫廷之事的重中之重,赵匡胤驾崩,宋后派人去请赵德芳,这个本来无可厚非,这个时候能被派出的宦官王继恩,无疑是皇后的心腹。

疑点一:王继恩作为皇后的心腹,他只要好好的把信息带到,赵德芳成功继位,他也是大功一件。然而这个时候,他竟然自作主张的跑去找了赵光义,那么他到底是谁的心腹,想想看皇后身边的心腹宦官,竟然是赵光义的心腹,那么这里边代表的含义和有多可怕,真是细思极恐啊?

疑点二:赵光义凭什么相信王继恩?根据记载,就在前一天,赵光义还和赵匡胤见过面,然后半夜皇后的心腹宦官跑来和他说,皇帝死了,让他进宫去继位。要知道晚上皇宫无法夜宿男子,而且是涉及皇位相关,正常情况下,这是一个不好就会脑袋落地的事情,赵光义凭什么相信王继恩说的是真的,赵匡胤已经死了,他凭什么敢进宫的,要知道这个敏感时刻是可能被诱杀的。他敢进宫说明两点,其一,王继恩无疑就是他的心腹,其二,他有足够把握赵匡胤已经死了。那么他凭什么可以肯定赵匡胤死了呢?

疑点三:赵光义进宫,皇后看见他之后,马上放弃了抵抗承认了赵光义的皇位。其实整个事情,皇后的表现也极为奇怪,赵匡胤突然死亡,皇后连一夜都等不了,瞒不过,马上找赵德芳,这个本来无可厚非。但赵匡胤有成年皇子,哪怕赵光义已经入宫,也不代表大势已定,皇后的放弃抵抗,是否说明了,皇后知道,无论是皇宫还是大臣,都不可能站在她和皇子的一边,这说明了什么?这也能够解释得通,皇后连夜找人希望形成既成事实的事情。

有以上三大疑点,那么几乎就可以肯定赵光义是烛影斧声的直接谋划者。因为如果赵光义对皇位没有打算和预谋,又不是政治白痴,当王继恩找到他的时候,他便应该把王继恩绑起来,第二天天亮送入皇宫,这样赵匡胤没死,他能显示自己的忠心,赵匡胤死了他同样可以表示对新皇的效忠。

然而他相信了王继恩,敢于进宫,那么如果他不是政治的白痴,事实证明他肯定不是的。那么就只能说明一切都是在他的掌控中。

所以后世几乎一致的把这认为是一场有预谋的谋杀而且矛头直指赵光义并非没有理由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烛影   宦官   皇位   心腹   皇子   太祖   受益者   疑点   矛头   无可厚非   皇宫   宫廷   皇后   皇帝   真相   事情   赵光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