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退出欧洲,又欲售中国业务,Gap节节败退

3月9日,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报道称,美国休闲时装巨头Gap集团正在考虑包括出售中国业务在内的各种选项,以调整在华经营策略。Gap集团目前正与顾问合作研究各种选项,并已与潜在买家接触以评估其对业务的兴趣。受此消息影响,截至美东时间3月9日4时53分,Gap集团股价盘前上涨1.11%至29.2美元/股。

刚退出欧洲,又欲售中国业务,Gap节节败退

知情人士表示,包括出售中国业务的选项讨论尚处于初期阶段,集团也有可能继续运营相关业务。截至目前,Gap集团尚未对上述报道公开发表评论。

Gap集团于2010年进入中国市场,在线下及天猫等线上同时开展经营。押注快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市场,确实让Gap在一段时间内实现业务的快速提升。但自2017年起,Gap在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市场的业务出现明显瓶颈,增速开始下滑,甚至负增长。

而在Gap传出或出售中国业务消息前,GAP集团旗下的Old Navy品牌已于2020年3月正式退出中国市场。不仅是Gap,快时尚品牌Zara的姊妹品牌Bershka和Pull&Bear也早已宣布将退出中国市场。频频闭店、业绩跳水,一个个快时尚行业曾经的领军者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似乎并不明朗,商圈中临街的黄金铺面也不再将快时尚视为座上宾。

有分析指出,Gap集团频繁的调整业务策略与其业绩下滑有关。Gap集团发布的财报显示,2020财年,Gap集团销售额同比下滑15.7%,净利润亏损6.65亿美元,其中,Gap品牌销售额同比下滑26.8%,这是该品牌连续8年业绩下滑。截至2021年1月30日的第四财季中,Gap集团销售额同比下降5%至44.2亿美元,Gap品牌的同店销售额同比下降6%。

此前已有消息称Gap品牌计划于7月退出英国和欧洲实体零售市场,如今再传或将出售中国区业务。对此,总裁网首席培训师周锡冰表示,这是因为Gap难以适应中国市场。面对消费者需求的变化,GAP并没有很好地随之调整适应,同时外资企业败退中国市场的一个通病是不放权,中国区所有的业务必须汇报给总部,层层汇报既无法跟上市场变化,也导致较高的人力成本和经营成本使企业压力加大。

曾经,Gap或许想着用中国市场挽救下滑的业绩,但业绩下滑之后才开始布局中国市场或许已为时已晚。可持续时尚中国创始人杨大筠分析表示,Gap出售中国市场业务并不意味着未来调整好后不会再进入中国市场,但是中国市场对Gap而言,未来将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对Gap而言,压缩了生存的空间,其未来发展实际上是不太理想的情况。因为中国是疫情之下唯一在增长的市场,在这个时候选择出售,可见实在是无奈之举。



(综合自新京报、北京商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美东   在线   京报   座上宾   业务   节节败退   欧洲   中国市场   销售额   中国   选项   业绩   美元   品牌   集团   时尚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