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 9月3日教育部召开2021教育金秋系列第五场新闻发布会。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介绍了近日由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王登峰指出,《意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分阶段提出到“十四五”末的工作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

《意见》提出,到2025年,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学校实施、社会参与的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格局更加完善。学校健康教育时间切实保证,健康教育教学效果明显提升。办学条件达到国家学校卫生基本标准。学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研判、精准管控、应急处置等能力显著增强。学生健康素养普遍提高,防病意识和健康管理能力显著增强,体质健康水平明显提升。到2035年,学校卫生条件、体育设施、健康教育和健康素养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建成教育强国和健康中国要求,形成高质量的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体系。

《意见》同时提出了提升学生健康素养、落实课程课时要求等举措。

《意见》要求,构建分学段、一体化健康教育内容体系,修订《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落实《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完善课程安排,系统设计教学标准、师资配备、评价体系等,确保各级各类学校将健康教育贯穿教育全过程。

鼓励开展健康知识竞赛、健康技能展示等,每年举办全国学校健康教育成果展示。

学校配备有资质的专(兼)职营养指导人员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开展学生膳食营养监测。

严格落实眼保健操、课间操制度,提倡中小学生到校后先进行20分钟左右的身体活动。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开展生命教育、亲情教育,加强重大疫情、重大灾害等特殊时期心理危机干预。

青少年近视、肥胖以及大学生体质下滑问题严峻

会上第八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发布,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6至22岁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为23.8%,各年龄段优良率较之2014年均呈上升趋势,其以初中生上升最为明显,大学生则整体下滑。

据了解,本次调研在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93个地市1258所学校进行抽样,共调研学生374257人,覆盖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健康状况等4个方面24项指标。其中,2014年到2019年,初中生优良率上升非常明显,增长5.1个百分点;高中生增长1.8个百分点;大学生仅增长0.2个百分点,基本上没有增长。

王登峰表示,调研结果呈现的积极变化是一系列重磅政策落地后所产生的积极效果,特别是身体形态发育和中小学生的柔韧性、力量、速度和耐力等好转。同时,青少年的近视、肥胖以及大学生体质下滑等问题依然严峻。因此,还需持续用力,让一系列重磅政策真正落实。

编辑:高思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8

标签:教育司   卫生   学校   教育部   健康   重磅   初中生   百分点   素养   体质   优良   身体   意见   大学生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