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之都:科洛戈里夫鸟类自然保护区

当地时间5月4日,大约12000只大雁飞抵科洛戈里夫鸟类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位于俄罗斯克斯特罗马州,距离莫斯科东北700公里的科洛戈里夫小镇,这里被誉为俄罗斯的“大雁之都”。(图片来自 IC photo)

大雁之都:科洛戈里夫鸟类自然保护区

灰雁(英文:Anser anser),灰白相间的羽毛,橙色的喙和粉红色的腿,体长70-90厘米,翼展147-182厘米,平均重量为3.3千克,寿命大约17年。(图片来自 IC photo)

大雁之都:科洛戈里夫鸟类自然保护区

灰雁的分布很广泛,分布于欧洲北部、西伯利亚、中亚、远东和中国。(图片来自 IC photo)

大雁之都:科洛戈里夫鸟类自然保护区

灰雁主要栖息在不同生境的淡水水域中,常见出入于富有芦苇和水草的湖泊、水库、河口、水淹平原、湿草原、沼泽和草地。(图片来自 IC photo)

大雁之都:科洛戈里夫鸟类自然保护区

灰雁有迁徙的习性,迁飞距离也较远。喜群居,飞行时成有序的队列,有一字形、人字形等。(图片来自 IC photo)

大雁之都:科洛戈里夫鸟类自然保护区

灰雁的食物为各种水生和陆生植物的叶、根、茎、嫩芽、果实和种子等植物性食物,有时也吃螺、虾、昆虫等动物食物。(图片来自 IC photo)

大雁之都:科洛戈里夫鸟类自然保护区

每年的这季节,成千上万只大雁的到来,吸引大批游客、鸟类爱好者以及生物学家来到科洛戈里夫小镇观看这一胜景。(图片来自 IC photo)

大雁之都:科洛戈里夫鸟类自然保护区

一位鸟类爱好者手持望远镜正在聚精会神的观察鸟类栖息地。(图片来自 IC photo)

大雁之都:科洛戈里夫鸟类自然保护区

灰雁热情十足,能给同伴鼓舞,用叫声鼓励飞行的同伴。(图片来自 IC photo)

大雁之都:科洛戈里夫鸟类自然保护区

灰雁每窝产卵4-8枚,一般4-5枚。4月初至4月末产卵,通常1天1枚。(图片来自 IC photo)

大雁之都:科洛戈里夫鸟类自然保护区

卵产齐后开始孵卵,由雌雁单独承担,雄雁在巢附近警戒,孵化期大约27-29天。(图片来自 IC photo)

大雁之都:科洛戈里夫鸟类自然保护区

灰雁雌雄相似,雄雁略大于雌雁。(图片来自 IC photo)

大雁之都:科洛戈里夫鸟类自然保护区

灰雁一夫一妻制,雌雄共同参与雏鸟的的养育。(图片来自 IC photo)

大雁之都:科洛戈里夫鸟类自然保护区

当地居民正在参加“大雁节”的庆祝活动,以庆祝成千上万只大雁的成功到来。(图片来自 IC photo)

大雁之都:科洛戈里夫鸟类自然保护区

第一届“大雁节”是在2005年举办的,从那时起,“大雁节”已经成为当地的传统节日,今年的“大雁节”是第十四届。(图片来自 IC photo)

大雁之都:科洛戈里夫鸟类自然保护区

图为当地居民正在参加“大雁节”的庆祝活动。(图片来自 IC photo)

大雁之都:科洛戈里夫鸟类自然保护区

图为当地的女孩正在参加“大雁节”的庆祝活动。(图片来自 IC photo)

大雁之都:科洛戈里夫鸟类自然保护区

当地传统手工工艺品在“大雁节”上展览。(图片来自 IC photo)

大雁之都:科洛戈里夫鸟类自然保护区

图为当地的女孩正在化妆,参加“大雁节”的庆祝活动。(图片来自 IC photo)

大雁之都:科洛戈里夫鸟类自然保护区

一只野兔在科洛戈里夫鸟类自然保护区出现,立起前腿环顾四周。(图片来自 IC photo)

大雁之都:科洛戈里夫鸟类自然保护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大雁   鸟类   自然保护区   西伯利亚   河口   中亚   生境   莫斯科   远东   雌雄   俄罗斯   同伴   小镇   食物   图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