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现代科学拉开尘封的帷幕,开启物理学的新纪元

众所周知,20世纪初,很多物理学家都认为:除了笼罩在天空中的那两朵乌云,物理学的大厦基本建成,物理学家剩下的工作就是对物理学进行修修补补。正是这两朵小乌云所引起的讨论和研究,发展出二十世纪物理学两个最重要的范畴: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其中1900年的年底,从第一朵乌云中诞生了量子理论。五年之后,1905年,又从第二朵乌云中降生了相对论。

总结现代物理学发生之前的历史,也就是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诞生的前夕。之前发生的事情给这两个伟大理论的诞生奠定了历史基础:

1900年,现代科学拉开尘封的帷幕,开启物理学的新纪元

德国物理学家约瑟夫·夫朗禾斐

1821年,德国物理学家约瑟夫·夫朗禾斐(1787年─1826年)埋头苦干,他利用刻划在金属铂表面的光栅研究太阳光原子吸收光谱中的暗线。这些是最初被当成太阳光谱中的暗特征谱线,后来发现,其中一部分是地球大气中的氧吸收谱线。

1900年,现代科学拉开尘封的帷幕,开启物理学的新纪元

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傅里叶

1822年,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傅里叶写完《热的解析原理》这本奇书,从此弃笔从政,开始了自己的宦海生涯,担任一个地区的行政长官,主要负责收税,征兵,执法,执行巴黎政府的其它命令,跟我们今天的官员一样撰写政府工作报告。

1900年,现代科学拉开尘封的帷幕,开启物理学的新纪元

哈密顿

1834年,英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力学家哈密顿(William Rowan Hamilton 1805~1865)在他的论文《动力学的一种普遍方法》中,提出了著名的“哈密顿最小作用原理”,即用一个变分式推出各种动力学定律。他把广义坐标和广义动量作为典型变量来建立动力学方程──哈密顿典型方程,抛弃了速度的概念。他还建立了与系统的总能量有关的哈密顿函数,这些工作推动了变分法和微分方程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在现代物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1900年,现代科学拉开尘封的帷幕,开启物理学的新纪元

德国数学家(G.F.)B.黎曼

1854年,德国数学家(G.F.)B.黎曼在格丁根大学发表的就职演说,题目是《论作为几何学基础的假设》,可以说是黎曼几何学的发端。为爱因斯坦创立广义相对论奠定了数学基础。

1870年,挪威数学家马里乌斯·索菲斯·李(Marius Sophus Lie,1842年12月17日-1899年2月18日)发展出来了李群和李代数。他拿这个东西去解决微分方程。

1900年,现代科学拉开尘封的帷幕,开启物理学的新纪元

恩斯特·马赫

1883年,奥地利的物理学家和哲学家马赫在1883年出版的《力学史评》中撰文指出:物体的运动不是绝对空间中的绝对运动,而是相对于宇宙中其他物质的相对运动,因而不仅速度是相对的,加速度也是相对的;在非惯性系中物体所受的惯性力不是"虚拟的",而是一种引力的表现,是宇宙中其他物质对该物体的总作用;物体的惯性不是物体自身的属性,而是宇宙中其他物质作用的结果。马赫的精辟见解被爱因斯坦取名为马赫原理。

1900年,现代科学拉开尘封的帷幕,开启物理学的新纪元

20世纪4位伟大物理学家合影

这些人和他们的工作都是整个19世纪物理学大拼图中的若干小碎片,这些小碎片其实并不能完整地拼成物理学的全景,因为整个拼图还缺少一个关键碎片——原子。这个时候的物理学家,对于原子究竟是什么?它是否存在还是个未知数。

1900年,现代科学拉开尘封的帷幕,开启物理学的新纪元

我是郭哥论道,一个致力于科普相对论、量子力学、计算机、数学,让深奥的科学理论通俗易懂起来、让科学更有趣的科普搬运工。耐心看完的小伙伴,留个言、点个赞加个关注再走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马赫   物理学   约瑟夫   哈密   爱因斯坦   黎曼   乌云   量子力学   物理学家   相对论   数学家   德国   动力学   新纪元   帷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