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起源就是不服,正式起诉NASA!马斯克:这事儿我也干过

原创土星V号

来源航天爱好者网

蓝色起源就是不服,正式起诉NASA!马斯克:这事儿我也干过

贝索斯从他自己的飞船下来后畅言,说此次去太空之旅改变了他对地球的想法,现在看来他所谓的“改变”和大家想的“改变”或许有些本质上的差别。在美国政府问责办公室(GAO)正式拒绝了蓝色起源在NASA月面载人着陆系统(HLS)上的抗议,裁定NASA将HLS合同授予SpaceX符合其竞标要求且选择上并没有任何偏见后,贝索斯领导蓝色起源的司法部门一纸起诉书把NASA告上了联邦法院,就是不服输!

蓝色起源就是不服,正式起诉NASA!马斯克:这事儿我也干过

我总结一下GAO这段结论的意思——抗议无效!


不仅如此蓝色起源在公关上也依然不放弃,制作各种宣传图并动用美国国会的关系影响NASA,贝索斯甚至还提出自费20亿美金的降落器研发费用以换取合同。

蓝色起源就是不服,正式起诉NASA!马斯克:这事儿我也干过

蓝色起源“吐槽”SpaceX需要过多次在轨加注的宣传图


蓝色起源这一系列操作不仅给人一种“输不起“的感觉,更令人对行为背后的理由感到费解。身为全世界身价最高几人之一的贝索斯,能花5亿美金买一艘游艇,为啥会对NASA给SpaceX价值约29亿的HLS合同那么执着?有些人说这是贝索斯为了面子,为了威望,但或许有一种更简单的解释,那便是他只是打算复制SpaceX的发家史,一段不太为人知但却对NASA以及商业航天都有着深远影响的故事,以及一个仅十年便被埋没在历史长河里的复用火箭公司。

蓝色起源就是不服,正式起诉NASA!马斯克:这事儿我也干过

时间回溯到2003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事故暴露出了STS在设计上的诸多漏洞,NASA也终于承认未来不能再依靠这个1970年代设计且已经运行20余年的航天载具。小布什在事故调查报告公布后不久便宣布了未来NASA的三项计划,第一在国际空间站预计2010年左右建造完成后STS便全部退役,第二开启星座计划以期在2020年代重返月球,第三NASA将投资私人航天企业让太空不再局限于政府机构。当然相比较有深远影响的前两项,私人航天这在当时还很陌生的话题自然没有受到多少媒体的关注。这大概也是仅1年后NASA和奇石乐(Kistler)航天公司签订价值2.27亿美金的研发合同时,并没有受到过多报道的原因。

蓝色起源就是不服,正式起诉NASA!马斯克:这事儿我也干过

这个和瑞士奇石乐精密机械设备集团重名的公司和前者没有任何关系,是前NASA工程师和高管们在1993年建立的私人航天公司,CEO George Mueller更是阿波罗计划的高管之一,领导设计了天空实验室和航天飞机,也因此常被称为“航天飞机之父“。Mueller离开NASA的一大原因便是他不满意NASA和美国空军在“太空梭”上合作的一系列结果,导致原本“低成本复用”的目标让位给了军方更注重的性能和货仓体积。所以奇石乐航天公司诞生一开始的目标,便是设计建造一款能完全复用的火箭,来完成低成本多次往返太空的目标。经过6年的设计完善,奇石乐在1999年公布了K-1火箭的用户使用指南,这款两级全复用火箭将成为公司打入航天市场的支柱。

蓝色起源就是不服,正式起诉NASA!马斯克:这事儿我也干过

蓝色起源就是不服,正式起诉NASA!马斯克:这事儿我也干过

K-1火箭第一级由三台AJ-26引擎驱动,这是洛克达因公司在苏联解体后向俄罗斯购买的NK-33引擎改版,第二级则由一台真空优化的AJ-26引擎驱动。一二级分离后,一级火箭调转姿态反向点火让火箭返回发射场,随后以水平姿态打开降落伞减速,最后打开充气气囊缓冲降落。第二级火箭同理,唯一的区别是入轨的第二级火箭要先用轨道调整引擎减速离轨。

蓝色起源就是不服,正式起诉NASA!马斯克:这事儿我也干过

第一级火箭



蓝色起源就是不服,正式起诉NASA!马斯克:这事儿我也干过

第二级火箭


蓝色起源就是不服,正式起诉NASA!马斯克:这事儿我也干过

发射架构


蓝色起源就是不服,正式起诉NASA!马斯克:这事儿我也干过

由于二级火箭会再入大气,K-1火箭有着独一无二的载荷舱设计。和其他火箭用整流罩在起飞时保护载荷然后抛弃不同,K-1的“整流罩”便是第二级箭体的一部分,前端采用圆头设计以起到再入时隔热罩的功能,颇有些把航天飞机货舱放在火箭顶端的味道。入轨后二级火箭打开前端舱门,把载荷“甩”出去。

蓝色起源就是不服,正式起诉NASA!马斯克:这事儿我也干过

蓝色起源就是不服,正式起诉NASA!马斯克:这事儿我也干过

前端货舱载荷的两种部署方式


蓝色起源就是不服,正式起诉NASA!马斯克:这事儿我也干过


理论上K-1火箭能送4.5吨载荷进入近地轨道,3.2吨的货物给国际空间站,或1.57吨的载荷进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同样可以从国际空间站带回约900千克的货物。K-1的设计如果更换推力更大的引擎,理论上其圆柱体的载荷舱也可用来载人。只是再入时候这5个人的坐姿会有些别扭,不管怎么布置因为第二级隔热罩在上头朝下再入的姿态,宇航员都会一定程度上的倒立。

蓝色起源就是不服,正式起诉NASA!马斯克:这事儿我也干过

奇石乐最早期望在2000年试射,但正如太多的火箭项目一样K-1的研发投资远超预期,原本希望的低轨通讯星座公司的投资更只剩下铱卫星一家,到2004年时奇石乐声称只完成了火箭设计75%,公司却已经濒临破产。NASA或许正是看中乐K-1火箭的潜力,所以才雪中送炭给了2.27亿美金让其完成研发。但奇石乐公司估计没有一个人想到这“救命的炭”给人截胡了,而截胡的人却有着一个当时整个航天界闻所未闻的名字,马斯克。2002年SpaceX在加州的一个小仓库里悄然成立,马斯克正自己出资辛辛苦苦研发猎鹰-1火箭,却突然得知一个已经濒临破产的私人航天公司得到了NASA的巨额资金,自然是一万个不爽。于是马斯克力排众议,一纸抗议书把NASA和奇石乐告上了GAO,认为这巨额合同有违公平竞争的原则,甚至不惜亲自前去美国参议院听证会表达不满。

蓝色起源就是不服,正式起诉NASA!马斯克:这事儿我也干过

马斯克2004年美国参议院听证会讲稿


由于当时SpaceX并没有任何背景且仅成立2年,对手又是NASA “老兵”参与的航天公司,几乎没有人认为SpaceX能抗议成功。但出乎意料的是美国政府问责办公室(GAO)在了SpaceX这边,判定NASA的合同大幅度低估了K-1火箭的研发难度,且并没有给其他公司提供其他可行方案的机会,不符合商业合同公平竞争的原则。此次判决不仅法理上SpaceX获胜,更因其“大卫对战歌利亚”的戏剧性,一下子给原本没啥话题度的私人航天领域带来了广泛关注,NASA迫于双重压力在2004年底撤销了和奇石乐的合同。随后2006年1月按照GAO的建议,NASA对美国所有私人航天公司公开招标,正式开启了“商业轨道运输服务”(COTS)项目。

蓝色起源就是不服,正式起诉NASA!马斯克:这事儿我也干过

路透社2006年的报道


虽说同年8月奇石乐和SpaceX同时成为COTS第一阶段的获胜者分享约5亿美金的投资,但相比较2年前直接提供巨额资金,COTS要求中标公司自己承担一部分研发资金,NASA会根据研发进度按批次提供更多资金。而对奇石乐打击最大的,是该资金只会在首射入轨成功后支付,也就是说K-1火箭剩下那25%的研发还需要奇石乐自掏腰包解决。在苦苦支撑仅1年后,奇石乐便因为私人出资没有达到标准而合同取消,K-1火箭至此已经彻底没有了研发资金。猎鹰9在2010年6月首飞后不到一个月,奇石乐航空航天公司便正式宣告破产,只留下俄克拉荷马州总部的一栋空荡荡的大楼。

蓝色起源就是不服,正式起诉NASA!马斯克:这事儿我也干过

从表面上看这段历史颇有SpaceX“小三转正”的感觉,模仿竞争对手的回收理念然后通过政府途径抢走了别人“救命”的资金,最终让自己发家,这或许也是现在贝索斯通过HLS项目想办到的事情。但这种说法实际上是忽视了很多细节上的区别,和早就埋藏在K-1火箭设计之初的隐患。实际上纵观NASA和SpaceX的合作史就能发现,SpaceX一直都在不断重复着从“备胎“到”小三转正“的过程。奇石乐公司2007年合同取消后,NASA在2008年就立刻用剩下的资金再次招标选中了轨道科学公司的”天鹅座“货运飞船和安塔瑞斯火箭,后续对两家公司的投资偏见更是一目了然。SpaceX不仅拿到了第二批共计35亿美金里的小头16亿美金,还要负担起更多的任务12次,相比较天鹅座飞船9次任务却拿了19亿美金。

蓝色起源就是不服,正式起诉NASA!马斯克:这事儿我也干过

2012财年结尾NASA按照合同给了已经成功发射3次猎鹰9,并完成龙飞船和国际空间站对接测试的SpaceX 8.58亿美金,尽管同时期天鹅座飞船和安塔瑞斯火箭在没有任何首飞的前提下,就已经额外获得了9.1亿美金的资金。

蓝色起源就是不服,正式起诉NASA!马斯克:这事儿我也干过

且和诺格在首射前就拿到六次任务资金的70%不同,NASA给SpaceX的钱吝啬到甚至不愿意多付一次试射,导致猎鹰9 的首射是SpaceX完全自己出资完成的。

蓝色起源就是不服,正式起诉NASA!马斯克:这事儿我也干过

仅2年后NASA开启商业载人航天招标,SpaceX再一次拿了小头。以2019年的美金计算,SpaceX获得25亿美金合同而波音获得了整整43亿美金合同,其中3次测试飞行的研发价格波音(22亿)更是直接比SpaceX(12亿)多了10亿,几乎已经是SpaceX全部项目的价格。虽说马斯克有承认当初竞标SpaceX的确压低了价格,但这个差距也未免有些太大了。

蓝色起源就是不服,正式起诉NASA!马斯克:这事儿我也干过

现如今SpaceX的载人龙已经正式投入运营1年有余,波音的星航线却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连和国际空间站的测试对接都还没有完成(双方进度差距近3年)。可以说这个“小三”转的“正”是非常的“不正”,且从这17年的发展看来,反倒是证明了马斯克2004年要求公开竞标的重要性。若不是龙飞船的“备份”,NASA恐怕现在都还要买联盟号飞船的高价船票,让国际空间站没法满员运作。纵然历史无法证伪,我们永远都无法知道2.27亿美金能否真的让K-1火箭离开发射台,但K-1火箭的进度迟缓却不是一个简单的更多资金便能解决的问题。看下K-1火箭各硬件介绍图,便能发现一个细节:

蓝色起源就是不服,正式起诉NASA!马斯克:这事儿我也干过

作为一个起飞重量381吨和猎鹰9V1.0(333吨)差不多的运载火箭,K-1有着多达8个子系统承包商,算上提供引擎的洛克达因则有9个,且都还是火箭的重要部件。比如诺格提供的箭体支架,洛马提供的推进剂储箱,就连回收用的降落伞和二级再入的隔热罩都由不同的分包商负责。虽说航空航天公司再度分包是很常见的行为,就连火箭主要部件全部自己设计的SpaceX也在太空导航,生命维持系统,数据分析模拟等上找过形形色色的公司帮忙,但像奇石乐这样自己基本只负责拼接的“缝合怪”火箭确实是很罕见的。

蓝色起源就是不服,正式起诉NASA!马斯克:这事儿我也干过

SpaceX的部分子承包商


纸面上讲让专业的公司建造各个子系统然后自己在整合在一起的确会方便很多加快进度,但对于一款从零开始设计的火箭来说,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磨合优化绝非是简单的组装,SpaceX在数年内把猎鹰9从V1.0升级到Block 5,一大原因便是同时拥有生产和研发部门,有些甚至就在霍桑一个工厂下。当多个有不同管理沟通体系的公司,却还需要互相交流数据信息优化,对研发进度的延迟和额外的资金消耗是在所难免的。从1999年公布用户使用指南到2006年NASA的合同,7年的时间耗光了资金却凑不齐一枚火箭,过多的承包商恐怕难逃其责。有趣的是从97年开始担任奇石乐的高管Rob Meyerson,在03年跳槽到了蓝色起源并一路升职到了公司总裁,直到2017年被现在的Bob Smith替代。正如COTS合同带活了SpaceX一样,贝索斯执迷于HLS合同也许真的是希望能带活整个蓝色起源。毕竟当2015年新薛帕德和猎鹰9同时完成陆上回收时,新闻上到处都能看到对未来超级富豪太空竞赛的遐想,然而6年过去了:

蓝色起源就是不服,正式起诉NASA!马斯克:这事儿我也干过

这“竞争”却成了SpaceX的一枝独秀,多次复用,过百发射,载人龙,重型猎鹰,星链乃至深空载荷,SpaceX的成就数不胜数本应是对手的蓝色起源却迄今为止没有把1克的东西送入轨道, BE-4引擎还成了网上的Meme迄今都没有一次完整点火,吹了无数次的画了超大饼新格伦火箭的厂房更是空空如也。

蓝色起源就是不服,正式起诉NASA!马斯克:这事儿我也干过

蓝色起源:看,我的新格伦大火箭多壮观,你们都看不见么?


不过和2004年GAO裁决时不同,SpaceX要面对的只是一个和自己一样画饼描绘展望未来的航天公司,蓝色起源要面对的则是一个有着充足设计经验,且已经展示并测试过大量硬件的航天公司。奇石乐从1999年的踌躇满志到2010年的黯然破产不过11年,留给蓝色起源的时间或许真的不多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起源   波音   天鹅座   蓝色   载荷   猎鹰   空间站   飞船   美金   航天   火箭   私人   资金   合同   正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