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RedEdge无人机载多光谱系统对水质监测的研究

利用RedEdge无人机载多光谱系统对水质监测的研究

利用RedEdge无人机载多光谱系统对水质监测的研究

利用RedEdge无人机载多光谱系统对水质监测的研究

一、水质监测的挑战

利用RedEdge无人机载多光谱系统对水质监测的研究

无人机载在地面上的信息收集绘图,已经越来越普遍。但是在水质方面的研究明显的滞后,有着额外的挑战:1)水是一种动态的介质,受到潮汐、颗粒物等的影响,地面绘图所采用的的拼接地理参照技术,并不适用于水。想要知道测量的是水体哪一部分,依赖于UAV平台和光谱仪上的GPS系统和IMU(惯性测量)系统,这无疑增加了对测量系统的高要求。2)与水的光学特性有关。水面像一面镜子,光谱传感器捕获信息时,会发生太阳闪烁,会导致图像出现闪烁的颜色,这增加了获取水体信息的难度。除此之外,光散射在大气中并在水面上反射的光,也会被传感器捕获,这也增加了水体的无关信号。

利用RedEdge无人机载多光谱系统对水质监测的研究

利用RedEdge无人机载多光谱系统对水质监测的研究

二、实验研究

在荷兰Texel,Jan De Nul团对采用高性能micasense RedEdge-MX多光谱仪,搭载在八轴无人机平台,进行了对水质的光谱信息测量获取。多光谱仪具有窄波段,以及近红外和红边两个额外的光谱波段。窄带宽,使得更能检测到特定的特征,而近红外和红边波段的加入,使得仪器更适合于高低浑浊度地区的水质监测。与传统相机相比,多光谱仪器增加了获得附加参数的可能性,如叶绿素a的浓度。

利用RedEdge无人机载多光谱系统对水质监测的研究

RedEdge-MX在苏格兰自然环境研究委员会(NERC)的FSF实验室,做了校准对比,确认其在光学范围内的灵敏度符合要求。在UAV飞行过程中,采取相机稍微倾斜,背对太阳,避免了太阳直射光的水面反射进入视场,尽可能避免了太阳闪烁的影响;GPS和DLS附件的增加,获取经纬度、飞行高度以及光变化的信息。在采用无人机多光谱每5秒钟获得浊度数据的同时,该研究团队也采用人工测量方式进行监测,以便后期数据对比。

利用RedEdge无人机载多光谱系统对水质监测的研究

利用RedEdge无人机载多光谱系统对水质监测的研究

利用RedEdge无人机载多光谱系统对水质监测的研究

利用RedEdge无人机载多光谱系统对水质监测的研究

左下图为光谱仪测量到的未校正的真彩色图像,存在晕光,和太阳闪烁,需要进行后期校正。右下图为数据处理的示意图,主要包括辐射校正、地理参照和浊度算法。

利用RedEdge无人机载多光谱系统对水质监测的研究

利用RedEdge无人机载多光谱系统对水质监测的研究

测量结果如下图,是在UTC时间9:18:43采集的无人机图像。左侧为真彩色图,右侧为导出的浊度积,中间的紫色斑点为UAV位置。

利用RedEdge无人机载多光谱系统对水质监测的研究

利用RedEdge无人机载多光谱系统对水质监测的研究

下图为一次飞行中捕获的不同图像拼接,这些初步结果表明,可以从无人机载多光谱仪中获得真实值。

利用RedEdge无人机载多光谱系统对水质监测的研究

利用RedEdge无人机载多光谱系统对水质监测的研究

利用RedEdge无人机载多光谱系统对水质监测的研究


来源:中国教育装备采购 无人机网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本公司观点和立场。如有图片文字内容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

利用RedEdge无人机载多光谱系统对水质监测的研究

利用RedEdge无人机载多光谱系统对水质监测的研究

利用RedEdge无人机载多光谱系统对水质监测的研究

智能生活 未来已来

防汛救灾 保家卫民/福建盛泰无人机显身手

服务地方经济 助力企业发展

助力地方经济 服务企业发展

共度时艰 共赢未来

2019感谢有你 | 2020砥砺前行

好男儿志在四方 军营报国 家乡创业

天途无人机参加漳州市公安系统警用装备展

迎友至 共前行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生命不息 奋斗不止

创业 需要坚定不移的意志和风雨同舟的战友

庆祝漳州电协迎建国70周年联谊会胜利召开

关爱退役军人 搭建创业平台

携手同行,合作共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光谱   漳州市   浊度   无人机   光谱仪   水体   系统   波段   助力   水质   水面   测量   图像   太阳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