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朝元老”舰到现在的“山东号”:不忘中国海军早期发展艰辛

现在很多的网友关注的中国目前军事发展的一些前沿武器装备,从现状来看中国现有装备,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很多值得人们自豪与骄傲。特别是中国的海军发展,取得的成就是空间巨大的,不过这些成果的背后是一段艰辛的历程,每一项成果都凝聚了无数军工人士的心血。

从“三朝元老”舰到现在的“山东号”:不忘中国海军早期发展艰辛


从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在长达200年的时间里面没有制造出什么先进的舰艇,基本就是靠采购国外淘汰的产品。直到建国初期也是如初。给老一辈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那些“三朝元老”舰艇,这些舰艇在日本、在国民党、再到人民军队都服役过。

例如1950年命名的“南昌”号,这舰艇开始是日本建造的,在日本侵略中国期间被派往长江流域,属于内河炮舰。在日本投降之后,被国民党接受;而在1949年这艘改名为“长治”的舰艇起义到了人民海军当中,不过在起义几天之后就被沉入江底,直到次年才被打捞起来维修成“南昌”号。

从“三朝元老”舰到现在的“山东号”:不忘中国海军早期发展艰辛

“三朝元老”舰是人民海军起家的家底,在一穷二白的那个年代也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而后中国在后面争取到了苏联的有偿援助,在1953年开始仿制里加级,这级别舰艇准排水量为1100吨、满载排水量为1510吨,蒸汽轮机动力系统,主要武备有3门100毫米主炮、4门双管37毫米副炮。在当时来讲该型护卫舰具有航速高、对海攻击力较强、反潜与防空能力较好等优点。这一次的仿制一共建造了4艘,也就是后来的“成都”“昆明”“贵阳”和“衡阳”。

随着国防发展的需求,在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我国开始在积累的技术基础上进行自行研制舰艇,采用柴油机动力系统,主炮由V-34型100毫米岸防炮改装而来,采用前1后2布置,另有4座61式37毫米双联装自动高炮,以及两座双联装14.5毫米机枪,还安装了空调,这也就是中国的65型护卫舰。65型护卫舰共建造5艘,分别命名为“海口”“下关”“南充”“开源”和“东川”。其中,“南充”号在保卫祖国海疆的战斗中,因仅用数分钟击沉敌舰而闻名,在2012年的时候被拆解回收。

从“三朝元老”舰到现在的“山东号”:不忘中国海军早期发展艰辛


从65型护卫舰开始,中国算是有了自己的军舰制造班底,不过路途依旧是十分艰辛困难的。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各项基础薄的原因,另一方面是外国对中国实行技术封锁。不过中国人从来是畏惧困难的,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的军舰的吨位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二的水平,在民用方面中国的大船制造也是基本拿下世界一半的订单,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喝水不忘挖井人,中国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达到了外国几百年的发展水平,这其中的付出是可想而知的。今天我们看到的是中国海军辉煌的一面,我们自豪的同时需要铭记历史,需要发现先辈吃苦耐劳,不畏困难,攻克难关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元老   长江流域   东川   下关   鸦片战争   里加   南充   护卫舰   南昌   舰艇   军舰   山东   国民党   中国   海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