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中国曾出动10万部队,为啥还是找不到王伟?



20年前,中国曾出动10万部队,为啥还是找不到王伟?

图为王伟驾驶的歼8Ⅱ战斗机


20年前,发生在南海的撞机事件无疑是中国人心中永远的伤痛,当初南海撞机事件发生后,中国飞行员王伟坠海,国人实在想不通的是,为了营救王伟,为啥军方出动10万人也找不到王伟,而且参加救援的不仅仅是中国海军,地方渔民也自发组织起来寻找王伟的下落,但最终还是宣告了王伟的失踪,那么当初中国为什么就是找不到王伟呢?答案让人很心酸,那就是当初中国海上搜救力量非常薄弱。

20年前,中国曾出动10万部队,为啥还是找不到王伟?

图为海上搜救演习

20年前,中国海军远没有现在的实力,当初的中国海军还主要停留在近海防御阶段,海军的战舰不但吨位小,而且还比较老旧,在收到搜救任务后,这些战舰启航前往南海需要一定的时间,当时与王伟共同执行任务的赵宇,记录下了王伟坠机的地点,但当海军搜救力量赶到事发海域时,已经看不见王伟的踪影了,甚至连王伟驾驶的歼8Ⅱ型战斗机,也一直没有找到残骸。

20年前,中国曾出动10万部队,为啥还是找不到王伟?

图为海上搜救


王伟在坠机后,很可能会选择直接跳伞,但受水流的影响,王伟的位置也会不断改变,而且茫茫大海想要找寻一个飞行员,真的可以说是大海捞针,根本无从下手,当初中国海军的搜救方式,还停留在较为原始的拉网式搜索,无法精确定位到落水飞行员的位置,王伟牺牲无疑给中国海军一个重大教训,那就是必须重视飞行员的海上搜救工作,毕竟培养一个飞行员成本昂贵,中国根本损失不起。


在短短二十年时间里,中国海军的搜救力量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上升,并且海军还会定期组织还是搜救工作的演习,与20年前相比,现在中国海军的搜救力量可以用高大上来形容,随着北斗系统的全球组网成功,在搜救工作上,北斗希望也发挥着关键作用,飞行员一旦落水,可以借助北斗终端将自己的位置发送出去,这样就能够让海军精确定位到飞行员的位置。

20年前,中国曾出动10万部队,为啥还是找不到王伟?

图为海上搜救


而且现在的搜救已经呈现出海空联动,除了水面搜救力量外,中国还有空中搜救力量,与水面搜救力量相比,采用直升机或者水上飞机巡逻,无疑拥有更佳的视野,同时飞行速度更快,如果飞行员在跳伞的过程中受伤,能够更快的发现飞行员无疑就能够更有效的拯救飞行员的生命,现在中国海军的搜救力量,已经逐渐向世界一流看齐。


中国海空军的不断强大,也迫使中国必须重视搜救力量的发展,因为现在中国海军已经从原来的近海防御向远洋护卫发展,空军也越来越多的进行远海作战训练,所以远海搜救的压力也开始上升,更何况现在中国还装备了航母,看来不仅仅需要解决在南海的搜救问题,未来中国还需要解决在太平洋甚至是印度洋的搜救难题,但现在中国科技的进步,已经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思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中国   远海   年前   南海   近海   战舰   飞行员   战斗机   北斗   海军   海上   中国海军   部队   当初   力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