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身技术与反隐身技术

提起发生在 1991 年 1 月的海湾战争,给人们印象最深的新技术兵器莫过F—117A 隐身飞机啦。它参战的数量不多,只有 40 多架,出动架次只占全部出动架次的 2%,但完成了对伊拉克 40%战略目标的攻击任务,而且自身没有损失 1 架。它于 1 月 17 日凌晨飞抵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上空扔下炸弹后才被伊拉克发现。它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本事呢?这就是它运用了隐身技术的结果。

隐身技术与反隐身技术

现代隐身技术,是指采用各种主动、被动方法,使飞机、舰船等武器装备不反射或少反射雷达电波,降低红外特征辐射及电、光、声信号,从而减少被探测的概率、提高生存能力和实防能力的一种综合性技术。主要包括改进飞行器的外形设计以减少雷达波的反射;采用吸波材料、涂料或透波材料,以吸收或使电磁波透过;改进发动机结构设计等,以降低红外辐射,等等。隐身技术是 70 年代后期才兴起的新技术,刚刚在军事领域里运用,就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效能,是一门有着惊人发展前途的军事技术之一。继研制出隐身飞机之后,一些国家又研制了隐身军舰、隐身坦克等。

有矛就有盾,一种新武器的出现,必定有另一种对付它的武器产生。隐身技术被运用之后,马上出现了反隐身技术。反隐身技术的本质是寻找隐身技术的薄弱环节,并继而攻之。首先是隐身技术装备都不可能做到完全隐身,仍有一定的雷达回波。针对这一特点,当前采用的反隐身技术主要有:

(1)建立机载、天基(卫星等)雷达系统,从多角度探测隐身飞机;

(2)采用具有新的工作波长的雷达以扩展工作波段范围。如隐身飞行器的设计一般是针对厘米波(1—20 千兆赫)雷达的。因此,将雷达工作波长向两端扩展到米波和毫米波,就能使雷达具有一定的反隐身能力;

(3)通过加大雷达发射功率,如大功率有源相控阵雷达,可提高对隐身飞机等目标的探测率;

(4)运用雷达联网和数据处理技术,即使用多个雷达站同时接收同一目标的雷达回波,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从中提取隐身目标的雷达信息;

(5)综合运用各种反隐身技术,即各种能探测隐身目标的电、光探测器。如先用超视距雷达发现远方目标,再派出预警机监视、跟踪,目标再靠近些时,启用不同频段的地面雷达组成雷达网,从不同角度测定目标,使其失去隐身能力。当前,世界上已将上述反隐身技术运用到防空警戒网的国家不断增加,使得隐身与反隐身技术的斗争越来越激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海湾战争   厘米波   巴格达   雷达网   回波   伊拉克   飞行器   技术   波长   数据处理   反射   飞机   目标   能力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