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百多年的瑞士文化摇篮——琉森耶稣会巴洛克教堂

本刊特约专栏《灵魂殿堂》主笔、著名音乐推广人周凡夫先生学识渊博,为人谦和乐观,一生致力于音乐文化、音乐美学的推广,深得音响、音乐爱好者的尊重。周先生乐天、乐于助人,以资深音乐推广人的敏锐笔触全方位评述所亲历的全球各地音乐演出场所,同时还结合人文、地理、文化等角度,为音响迷音乐迷开拓视野……

不幸的是周先生上个月已经离开了我们,我们深感遗憾并对周先生表示深切的怀念,本期发表周先生尚未发表过的文章,对周先生在音乐推广上的贡献表示万分的感谢……

《新音响》编辑


穿越三百多年的瑞士文化摇篮——琉森耶稣会巴洛克教堂


作为音乐爱好者,如果到游瑞士旅游胜地琉森(Lucerne 又译卢赛恩),必然会到琉森湖畔有如水上艺术宫殿般的琉森文化及会展中心(Kultur-und Kongresszentrum, Luzerrn)的音乐厅朝圣(有关该音乐厅可参阅本栏于去年6月号231期的报导),同时亦必然会被风光如画的琉森湖,及流注入湖的罗伊斯河(Reuss)两岸群鸥飞舞的漪妮风光吸引。加上精美纪念品和名表专门店,就更增添此一美丽城市的魅力。


穿越三百多年的瑞士文化摇篮——琉森耶稣会巴洛克教堂


琉森是通向瑞士中心地带的大门,人口不足八万,除有迷人的大自然风光,新旧城区更保留有大量富有历史性的建筑,都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流连忘返。这些历史性建筑,包括为数不少的教堂,这些教堂可说是琉森过去数百年文化发展的重要珍贵遗产,至今仍保持着数百年来于宗教以外所担任的音乐厅角色,今日仍是琉森重要的音乐活动场地。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当是琉森耶稣会教堂,该教堂全名为琉森耶稣会圣方济各.泽维尔教堂(The Jesuit Church of St. Francis Xavier),以耶稣会联合创会圣人,伟大的传教士圣方济各(1506—1552)为名。


先办大学再建教堂


穿越三百多年的瑞士文化摇篮——琉森耶稣会巴洛克教堂


琉森耶稣会教堂位于将琉森分割为旧城区与新城区的罗伊斯河的南岸,与音乐厅和中央火车站只是相隔几个街口,位于Bahnhofstrasse街上,仿照罗马的Gesù教堂而建,是瑞士阿尔卑斯山以北建造的第一座大型巴洛克式教堂。教堂的外形,无论造型、颜色都很平实,白色的外墙,以灰色的大理石柱及横梁,很方正的几何式线条结构,但两侧高耸的深绿色洋葱顶塔,却成为琉森其中一个地标。


这座外表看来朴实无华的教堂,现时已被瑞士伯尔尼(Berne)瑞士艺术历史协会(Society for the History of Swiss Art,简称SHSA)列为瑞士的文化遗产。这除了建筑本身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还有该教堂承载的历史意义。


穿越三百多年的瑞士文化摇篮——琉森耶稣会巴洛克教堂


耶稣会教会由洛约拉的伊格内修斯 (Ignatius of Loyola) 于1534年创立,后来成为瑞士十六世纪苏黎世大教堂慈运理牧师(Huldrych Zwingli,1484-1531)与德国马丁路德推行宗教改革的强大反对者。当年的宗教改革分裂了瑞士,并使琉森成为瑞士唯一保留传统天主教信仰的主要城市。天主教反宗教改革的计划 ,在特伦特委员会(CouncilofTrent,1545-1563)上制订,拒绝采纳宗教改革者的任何神学论点,转而集中在组织改革上,尤其是要提供更好的教育。


穿越三百多年的瑞士文化摇篮——琉森耶稣会巴洛克教堂


为此,由耶稣会负责筹划成立一间高等学院便变得急切,奈何却欠缺经费,直到1573年琉森市长路德维希•普菲佛(LudwigPfyffer),以他的私人资金为耶稣会提供年度财政支持,并由市议会召集各地耶稣会的教士到琉森建立一所大学,后经多方努力,到1577年琉森耶稣会学院终于成立。学院发展迅速,在1650至1700 年间已有三、四百名学生。但作为当年被视为是瑞士天主教徒心灵上的首都的琉森,兴建一座能展示宗教力量和荣耀上主的教堂亦慢慢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巴洛克式建筑的教堂,也就顺利成章地成为众望所归的选择。

不过好事多磨,耶稣会在学院开办后,虽然陆续还建起了包括小教堂在内的好些建筑,但在耶稣会学院旁边建造一座巴洛克教堂的想法虽然早于1630 年代,但直到1666年12月耶稣会教堂才举行奠基礼 ,翌年开始建造,到1673 年教堂的外形和主立面已经完工,并于1677年被祝圣启用,但因资金问题,内部尚未完全完成,不仅几座侧祭坛仍未兴建,甚至四年后才架起高高的主祭坛,而今日成为教堂重要标志的洋葱顶塔,直到1893 年才完工。拱顶在 18 世纪中叶亦曾经重新装修。


教堂周边融为一体


穿越三百多年的瑞士文化摇篮——琉森耶稣会巴洛克教堂


如从耶稣会在琉森的发展和耶稣会教堂的历史便可以见出这座教堂在过去三百多年来,不仅发挥牧养宗教信众的宗教作用,更是琉森大学教育的基地,发挥文化教育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这座被称为瑞士,甚至阿尔卑斯山北边最早的一座巴洛克式教堂,本身便是一座奇珍般的艺术品。


教堂的主立面设计,左右对称,中间部份以四条方形石柱分隔,分成左中右三部份,上、下两层均以圆拱形长窗装饰,左右两边的塔楼基本上配合中间部份,形成统一和谐的风格;但在朴实简单的结构中,除有多个精细的塑像,石柱和拱梁等细部纹饰同样极为精巧,也就是说,整个教堂主立面可堪细嚼欣赏的地方可不少。


穿越三百多年的瑞士文化摇篮——琉森耶稣会巴洛克教堂


耶稣会教堂外型采取朴厚平实的设计风格,可说是考虑到周边环境情况,很有心思的做法。耶稣会教堂位于罗伊斯河的南岸,面对的正是琉森另一重要地标,仍保留着中世纪风格的卡佩尔廊桥(Kapellbrücke),该桥也被公认为欧洲最古老的木制有盖桥梁之一,历史可追朔到1333年,最独特的是桥廊上画满很多彩绘装饰画,多达120幅,大多是十七世纪的历史画作,桥中还有140英尺高的八角形水塔(Wassertuem),卡佩尔廊桥不仅成为罗伊斯河上一度亮丽的风景线,更是将新城区和旧城区链接起来的通道。


琉森另一个具代表性的景点穆塞格城墙(Museggmauer),亦在罗伊斯河岸不远处,外型结构及风格朴实的耶稣会教堂矗立在这种具有历史性的自然环境中,既能很自然地融入其中,成为一片迷人风光中的一部份,又能让其独特的朴厚姿彩自然散发。


其实,耶稣会教堂的正门入口,同样很低调,既不阔宽,亦不华丽,但深黑色缕金的铁闸,细看纹饰设计,同样美丽精巧。由正门进入教堂的前庭空间亦不宽大,天花同样简朴,高悬着的水晶灯亦是小巧精致。前庭中除陈列有教会告示,还有不少音乐会的单张和册子。


中殿有如艺术宫殿


穿越三百多年的瑞士文化摇篮——琉森耶稣会巴洛克教堂


推开前庭的铁栏进入教堂中殿,映进眼帘的却是截然不同的另一景观,那确是有如一个淡灰白色、褚红色与金色构成的艺术宫殿。以多个圆拱构成的天花上装嵌有多幅瑰丽的壁画,墙身同样有不少大大小小的壁画,辉煌高贵就如宫殿一样,那可是与外观完全不一样的景观,相互对照形成强烈的对比反差,实时的感觉是,难怪这座教堂被人称为是一座艺术建筑了!


教堂的中殿采用淡灰白色大理石作为梁柱,梁柱上都有金色雕花的柱冠,每组梁柱结合着上小下大的两个圆拱形,承托着横跨整个中殿的拱形天花。面对着正门入口尽头,矗立着高高的主祭坛,则以朱红色作主色,以多条圆形石柱组成的两组梁柱,分左右两边承托着上面的神龛。主祭坛同样装嵌有精巧金色的纹饰,主祭坛上除有两樽圣人塑像,祭坛中还装嵌有一幅面积颇大的宗教故事壁画,色彩仍然保持鲜活。


穿越三百多年的瑞士文化摇篮——琉森耶稣会巴洛克教堂


以木质打造的会众席座椅颜色,与主祭坛相配合,分左右布置,共有二十多排。中殿连同两侧的副堂座位,整个教堂估计大约可坐七、八百人。中殿右边的念经台设计亦极为精巧,最高的吹号天使塑像和其下的小塑像,全以金色打造,精巧动人。中殿从天花高高垂下的是分左右两侧的多盏大型水晶吊灯,将整个中殿映照得瑰丽堂皇,让人摒息。


中殿两旁的副堂还有侧祭坛,和告解空间,同样有不少宗教壁画。在这众多壁画中,当以天花中央有如云朵的大壁画最为瞩目,这幅以“圣方济各的荣耀”(The Glory of St. Francis Xavier)为名的壁画,是Giuseppe 和Giovanni Torrcelli于1749年合力完成的作品,壁画构图独特外,色彩之艳丽华美鲜活,确是少见。其实,耶稣会教堂的宝库中还藏有大量更为珍贵的历史性宗教画作、雕塑,和文物,只是教堂的宝库在一般的情况下都不会对外开放,也就无缘观赏了。


音响声效特别优良


穿越三百多年的瑞士文化摇篮——琉森耶稣会巴洛克教堂


耶稣会教堂的大型管风琴并不设于主祭坛,而是设于正门入口的前庭上方,和主祭坛遥遥相对。原来的管风琴于十八世纪时建造,现时所见的是由设于苏黎世迪肯孔(Dietikon)的美兹勒(Metzler)管风琴建造公司,于1980年至1982年间建造,距今只是四十年历史。不过,管风琴框架中仍保留了好些很可能是当年十八世纪时建造的第一座管风琴的材料。同时,这座虽然建造于二十世纪的管风琴,无论是外型模式结构,甚至在声音的质感上,仍保持着巴洛克时期的风格,为此,很多人仍然以为这是和耶稣会教堂同时期诞生的乐器。

这座新建造的巴洛克管风琴共有三层手键盘(Manuals),39个音栓,音管分为五组,左右对称的山型方式排列。柱状结构的管风琴框架同样是朱红色,配合整个中殿的色调。


参观当日在主祭坛前阔大的主礼台上,不仅可以见到最少有两台大钢琴,一台估计会是键琴,和定音鼓等打击乐器(都盖了罩布未能确定),还有指挥谱架,谱架前则散布有十多二十张木椅子。此外,还有一套爵士乐套鼓,很明显地显示,主祭台前的主礼台已变成为音乐厅舞台了。


据当地友人相告,耶稣会教堂除了建筑本身就如一座瑰丽华贵的艺术宫殿外,更罕有地具有特别优良的音响声效,当日也就尝试在主礼台和中殿多个不同方位击掌发声,就残响情况及实时的声音感受,堪称很理想,并没有明显的回声外,声音亦有层次感,听来很舒服,相信如会众席坐满观众,声音会感到更加暖和。


全年不停乐季节目


穿越三百多年的瑞士文化摇篮——琉森耶稣会巴洛克教堂


耶稣会教堂的历史与琉森的大学教育具有紧密渊源,即使在三百多年后的今日,这种关系仍继续保持。现时琉森大学(HOCHSCHUL E LUZERN)的音乐系便负责策划在耶稣会教堂的定期乐季节目,由每年8月至翌年8月;参观当日在教堂前庭的宣传印刷品中,便找到一本十多页的“乐季册”,列出2019/2020乐季的音乐会节目,合共约八十场,平均每月六至七场,十二月最多,合共有十三场。这些音乐会有独奏的、室乐的、合唱团的;曲目由早期音乐到现代作曲家的作品,举行的时间更是极为“多元化”,最早上午10:30,然后是12:15、15:00、17:00、17:30、18:15、19:00,最晚的是21:00,可说务求迎合各方所需。


除了这本“乐季册”,还有一本二十多页的“管风琴系列音乐会”,由10月到翌年2月,由第583场到第597场,共14场,逢星期二举行。如果过去没有间断,此一管风琴系列音乐会每年52场,至今便已有超过十多年的历史了。除了逢星期二的管风琴系列音乐会,同时还会安排有好些特别管风琴节目,全都由琉森大学音乐系策划。


穿越三百多年的瑞士文化摇篮——琉森耶稣会巴洛克教堂


其实,闻名国际,具有“古典奥林匹克”称号的琉森夏季音乐节(Lucerne Festival),亦会在耶稣会教堂安排节目,亦凸显出这座教堂在琉森音乐生活中所扮演的不寻常角色。曾有人将音乐称为流动的建筑,很显然地,三百多年来音乐一直未有在耶稣会教堂中停止过,也就是说,音乐让这座教堂在过去三百多年的时空中穿越,亦让人在此得以感受到岁月虽然变幻,但艺术并未有改变,仍能为人类带来心灵之美的感受。


耶稣会教堂基本上全年开放,让游人免费参观,每天6:30至18:30,但每周一和周四则于9:30才开放。不过,在新冠疫情下,不仅教堂亦曾闭门谢客,教堂的音乐活动亦和音乐厅一样,都曾一再停止取消,这当是耶稣会教堂过去未曾有过的事。但相信乐韵再起时,这座艺术建筑仍当会再展现出艺术光芒,那种抚慰人心的心灵之美又会重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巴洛克   耶稣   瑞士   梁柱   罗伊   教堂   管风琴   前庭   天花   音乐厅   壁画   摇篮   宗教   多年   建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