陨石到陨落的七个关键变化

众所周知陨石来自地外行星,陨石在地外行星的形成环境让陨石拥有了当前地球岩石不同的矿物及矿物组成,这也成为人们鉴定陨石的关键所在,而陨石在成为陨石之前,到底经历过什么,为什么陨石会形成不同的陨石品种?

铁陨石是陨石中最硬比重最大的陨石种类,主要是因为铁陨石由铁镍金属组成的矿物铁纹石与镍纹石形成,它的材质决定了铁陨石的硬度与比重。为什么铁陨石与其它陨石的区别差异那么大,这与它的形成过程有很大关系。

陨石到陨落的七个关键变化


科学界对铁陨石的差异建立了有关它们的形成模型,并通过此模型解释了铁陨石的差异,在铁陨石的形成的7个阶段中,每一阶段的作用过程都会影响它们的组成。其7个阶段顺序为:凝聚作用、聚集作用、吸积作用、熔融和金属的分离作用、固化结晶作用、破碎、着陆。

陨石形成的物理环境为太阳星云以缓慢旋转的尘埃和气体星云盘存在,原始的星云组成相似于今天的太阳光球,中心部位较外层部位的温度和压力高得多,中心温度高达足以使所有尘埃气化挥发。星云膨胀由于热量丢失而逐渐冷却,随着温度的降低,微小的矿物颗粒开始从气相中凝聚出来,最先凝聚的是难熔金属,接着是难熔氧化物,然后是硅酸盐和铁镍金属。

陨石到陨落的七个关键变化


这此早期的凝聚物通过碰撞粘结在一起形成了大的颗粒,称为聚集作用。在聚集作用下形成的的颗粒进一步结合形成更大颗粒,并吸积其他小颗粒而形成微星,再通过碰撞-破碎分裂或者合并形成更大块体形成小行星的母体,在吸积过程中,由于星云温度的降低,更多的矿物颗粒凝聚出来,导致金属和硅酸盐颗粒组成的变化,这一过程中的温度将强烈地影响到母体的组成。


吸积作用之后,母体由于内部热能的聚积发生变质作用,加热达到完全熔融,导致金属和硅酸盐相发生分离。这些分离是内部分离还是外部分离,还是全面分离,也许从一个母体到另一个母体皆不相同,而大部陨石是在小行星体的母体内形成,以至母体的金属和硅酸盐颗粒组成的变化,关乎到陨石的种类。

经过熔融和分异阶段,金属冷却到固化作用开始,熔体淬火成为均匀的固体或者缓慢冷却,熔体经过固化分离结晶作用,在熔体固化冷却的缓慢过程中,熔体结构形成了铁陨石特有的纽曼线结构,(也称诺伊曼线是铁陨石切面出现的一种相互平行的细线,需酸蚀后才出现)最后,母体经过碰撞和破碎作用,产生陨石,并穿过大气层降落到时地球上。

因此陨石母体在吸积过程与熔融和金属的分离作用中,其金属与硅酸盐颗粒的组成与分离决定了陨石的种类。

文章来自:想得到真实答案就去中历的中历收藏品鉴定中心:为我国合法陨石第三方鉴定平台,不参与任何交易,对疑似陨石采用仪器无损化学成分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各陨石数据比对,从而准确科学得出是否陨石,是哪类陨石。证书得到了专业人士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陨石   硅酸盐   小行星   母体   星云   矿物   颗粒   缓慢   种类   差异   温度   作用   阶段   过程   关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