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橄辉无球粒陨石(下集)

①橄榄石具最高的 mg#[MgO / (MgO +FeO)分子比 ], 通过与碳质球粒物质反应 , 硅酸盐显示广泛的熔炼作用 , 其平衡温度为 (1200 ±15)℃ , 来自其母小行星近表面区。

②橄榄石具最低的 mg#, 硅酸盐经历了最有限的熔炼作用 , 其平衡温度范围为 1100 — 1070 ℃ , 小行星最小半径至少为 50 km 。

③橄榄石的 mg# 及17 Δ值居中 , 其平衡温度为 (1230 ±15)℃ , 看来不是代表其它亚群的混合物 , 需要较大的母体。

推测这些

科研橄辉无球粒陨石(下集)

至少来自 3 个母体区 , 或许是分离的单个母体。熔炼系指岩石同时部分还原和部分熔融作用 , 如当橄榄石中 FeO 还原为金属时 , C氧化为 CO 气体 , 即 : C +MgFeSiO 4 =Mg 2SiO 3 + Fe +CO [31] 。

①含铁 , FeO 2 MnO 明显负相关 ; C (mg/g)2 mg#( < 85) olivine 正相关 ; Ir( ng/g)2 mg#( < 85) olivine 具宽的范围 , 且二者不相关。主要源自太阳星云。

②含镁 , FeO 2 MnO 更分散 , 可能负相关 ; C(mg/g) 2 mg# ( > 85) olivine 不相关 ; Ir(ng/g) 2 mg#( >85) olivin, 低的 Ir含量和正相关。部分熔融。

4  橄辉无球粒陨石的冲击变质特征

橄辉无球粒陨石的岩石成因历史可划分为四期[10 ]:

①形成期 , 橄辉无球粒陨石含粗的 ( 毫米级 ) 橄榄石和辉石颗粒 , 它们在高温下或是

从熔体结晶的或是与熔体达到平衡 , 金属球内有陨碳铁矿 [ (Fe,Ni) 3 C ], 但在几个橄辉无球粒陨石中陨碳铁矿出现在橄榄石和易变辉石颗粒内

, 表明形成橄辉无球粒陨石的熔体是富碳的 , 这与橄辉无球粒陨石中Δ17 O和 wt . %C

[24 ] 之间 的相关性是一致的, 它们证明橄辉无球粒陨石母体的碳是固有的 , 沿橄榄石和辉石颗粒边界出现填隙的碳质物质可能是主要的特征 , 定向拉长的镁铁质矿物或是由在结晶熔体基底的堆积作用或是由晚期冲击特征引起的 ( 类似于还原型 CV 球粒陨石、普通球粒陨石及 CR 球粒陨石) 。

ALH 82130, MET 78008, PCA 82506 橄辉无球粒陨石的 Sm 2 Nd 全岩年龄与 4. 55 Ga球粒陨石等时线是一致的, 认为它们代表了橄辉无球粒陨石的形成年龄 ,MET 78008的 Rb 2 Sr 模式年龄也是 4. 55 , PCA 82506 某些部分的 Sm 2 Nd 年龄为 4. 23 Ga 、 Ken 2na 和 Novo Urei 得 Sm - Nd 年龄为 3. 74 Ga, 它们的同位素体系可能因冲击加热受到扰动。

②初始的冲击期 , 所有的橄辉无球粒陨石物质显示不同的冲击效应 , 其冲击阶段为S2, S3 或超过 。硅酸盐暗化是由硅酸盐颗粒内散布有金属和硫化物微粒引起的, 而金

属和硫化物微粒是由 0. 2 — 4 μ m 大小的金属 Fe 2 Ni 气泡和硫化物组成的 , 橄榄石颗粒内有一些小的金属和硫化物微粒不是由还原作用产生的 , 这些金属和硫化物微粒并不与低FeO 的橄榄石接近 , 它们含有小的 Fe 硫化物颗粒 , 这些相不可能由橄榄石的还原作用形成 , 为硅酸盐暗化的冲击特征 , 在许多橄辉无球粒陨石中的碳质基质内出现多形体金刚石和六方金刚石 ( lonsdaleite), Haver ˚含有亮石墨 (C, chaoite) 、金刚石和六方金刚石这三种碳的多形体是冲击形成的 , 其冲击压力至少为 100 GPa 。

③冲击后退火期 , Rubin

Chico 和 Rose City 普通球粒陨石冲击熔融角砾岩融区内的粗粒橄榄石集合体 , 认为它们是镶嵌状的橄榄石颗粒 , 是由周围硅酸盐熔体的退火作用造成的 , 橄榄石集合体含有许多具 10 — 20 μ m 大小的 120 °三结点 , 基本上未形变的、有单独小面的橄榄石晶体。有一些橄辉无球粒陨石含有类似的粗粒橄榄石集合体 。

并由许多未形变的橄榄石晶体组成 , 且具 120 °三结点结构 , EET 87720, GRA 95205 和 LEW86216 中小的未形变晶体大小为 ~ 20 — 40 μ m, 而 ALH 81101 为 ~ 50 — 80 μ m 。此外 , 在ALH 84136 中的粗粒橄榄石具有广泛的还原边 , 退火促进了橄榄石中 FeO 与基质中 C 之间的氧化还原作用 , 其反应式为 : FeO + C → Fe + CO 和 2FeO + C → 2Fe + CO 2 。

ALH 78019, ALH 83014, Nova 001 橄辉无球粒陨石含有自形石墨板晶 ( 可达0. 3mm × 1 mm) 。④退火后的冲击期 , 除具典型的橄辉无球粒陨石结构 ( 毫米级镁铁质硅酸盐颗粒 )外 , 还含有细粒 (200 μm)角状橄榄石、具双晶的易变辉石和退火的镶嵌状橄榄石集合体 ,角砾岩化和有加入于复矿碎屑橄辉无球粒陨石退火后的镶嵌状橄榄石颗粒碎屑 , 提供了退火后发生冲击事件的证据 , 在晚期角砾岩化过程中富 δ15 N 组分( ≥ 600 ‰ ) 加入于复矿碎屑橄辉无球粒陨石。

此外, North Haig 复矿碎屑橄辉无球粒陨石中的硅三铁矿(Suessite, Fe 3Si)可能是由铁纹石冲击加热及伴随硅酸盐的还原作用形成的, 这种矿物相也可在退火后的冲击事件过程中产生。

科研橄辉无球粒陨石(下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陨石   角砾岩   辉石   橄榄石   硫化物   集合体   碎屑   硅酸盐   微粒   下集   母体   金刚石   颗粒   科研   年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