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哪个版本正确?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名篇,收入初中语文课本。其中的一句词有两个版本: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
溪桥忽见。(溪桥 一作:溪头)

最后一句到底是路转“溪头”,还是路转“溪桥”

我以为应该是“溪头”。为什么这么说呢?

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哪个版本正确?

首先从整个词看,第二段主要运用了倒装的修辞手法。正常顺序应该是: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路转溪头,忽现社林边旧时茅店。这么个顺序一调整,意思就通顺了,连贯了。

要是按照课本的观点: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则这两句是孤立的,读起来欠通顺,意境也差远了。

其次,山前的溪水应该很小,不大可能有桥的。也鲜见溪桥这一说法。

倒装句,在古诗词中应用很普遍。

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哪个版本正确?

毛主席诗词中也经常用倒装句,如“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一般文章认为意义为:喜看大片庄稼如浪涛滚滚,尽是农民英雄们在暮色中收工归来。

我以为这也是一个倒装句,正常顺序应该是:喜看稻菽千重浪,夕烟下遍地英雄这么一调整,意境大不一样了,解释也更通顺了。所以说下夕烟不是在暮色中收工归来的意思。

古诗词的倒装句,有时是为了平仄、押韵,有时是为了对仗工整,只有很好地理解了古诗词的倒装修辞手法,才能做到精准赏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连贯   夕烟   倒装   林边   古诗词   通顺   山前   暮色   宋代   旧时   黄沙   天外   遍地   课本   意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