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万印度留学生致信莫迪,希望中国能敞开大门


提到学生,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他们是一群无忧无虑的读书人,最高目标也只是取得优异的成绩,除此之外,生活暂时不会给这一群体带来太大的压力。然而,印度的读书人却成为了例外。


据南方日报报道,2.5万印度的学生致信莫迪,并且频繁向政府发出呼吁,他们的声音可以归结为一句话,那就是让莫迪与中国沟通,让中国能够敞开大门,方便他们回到中国留学。

2.5万印度留学生致信莫迪,希望中国能敞开大门


印度留学生希望返回中国

目前为止,这些印度留学生接触学校的唯一途径就是远程教学,这种状态已经维持了数月,而且就长期来看,印度政府很难给这些孩子希望,告知他们疫情到底何时结束。在这些留学生看来,疫情的结束已经变得遥遥无期。现阶段,这些原本在中国攻读医学院的留学生们开始向莫迪发出请求,他们联合起来向莫迪写信,希望印度政府可以起积极作用,尽早与中国取得谈话,帮助他们回到自己的学校。对这一群体进行统计,就会发现在印度境内有同样渴望的人数其实很庞大,这一人数能有2.5万人左右。

2.5万印度留学生致信莫迪,希望中国能敞开大门


如果再缺课,这些医学生可能毕不了业了

算一算时间,这种状态其实已经维持了17个月,从去年疫情一开始,许多国家就已经开始封锁,在去年的状态之下,这种封锁是正常的。进入2021年,大部分国家都取消了封锁,恢复了国际之间的往来。印度是个例外,虽然自身没有封锁,但是遭到了其他国家的封锁。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印度久久不能平息的疫情。


受疫情的牵连,这些印度留学生的求学也遇到了困难,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他们因为签证的问题,只能滞留在自己的国家当中,通过网络来完成学业。这种做法也许对于其他专业来说勉强可以完成学业,但是对于医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医学生不仅要进行专业授课,还需要大量的实习以及小组工作。在过去的一年半时间当中,这些留学生根本没有办法踏进自己的大学门槛,他们也因此变得焦虑不安,甚至是陷入一种痛苦的状态。

2.5万印度留学生致信莫迪,希望中国能敞开大门


就拿医学本科生来说,五年课程完成之后,还要进行52周的实习,这样才有领取学位证书的资格。对于一、二年级的医学生来说,他们还可以再等待一两年。但是对于濒临毕业的医学生,当前的现状完全是一场灾难。他们目前已经完成了医学课程,只是卡在了实习这一关卡,如果印度不进行解封,那么这意味着他们迟迟无法完成实习,同样意味着毕业遥遥无期。


他们一边等待,一边还要看着其他国际学生恢复学业,对比之下,这种痛苦又被无限放大。这种痛苦也传达给了社交媒体,印度的社交媒体上不再缺乏“返回学校”的提议,如果对最早出现的时间节点进行追溯,就会发现这样的请求早在几个月前就出现了。

2.5万印度留学生致信莫迪,希望中国能敞开大门


印度表示,中国应该打开国门

在收到学生们的提议之后,印度也开始尝试与中国进行交涉。根据印度媒体报道,印度政府已经与中国政府开始接洽,希望在中国工作以及学习的公民可以尽早返回中国,同时印度也会考虑中国人来印度工作以及学习,要同时为双方提供便利。但是反观印度的疫情现状,中国很难做出肯定的回答。


据统计,印度民众疫苗接种率不达6%,而且印度国内的疫苗供应依然严重不足。就当前的形势来看,中国无法放松对印度的限制。


随后,我国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中国表示很理解这些学生的心情,并且为这些学生勤奋好学的心情而感到欣慰。但是,现阶段疫情的现状依旧很严重,各个国家依然要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防疫措施。对于彼此之间的防疫措施,也要进行严格的遵守。


第三波疫情即将抵达,变异病毒也出现了

印度当前的主流病毒是德尔塔病毒,这种病毒具有极强的传染性。此前出现的案例告诉我们,这种新的变异病毒不用人与人之间进行肢体接触,就可以完成整个传播过程。

2.5万印度留学生致信莫迪,希望中国能敞开大门



德尔塔病毒的出现,已经给人们的防疫工作增加了新的难度。然而更可怕的是,印度这段时间出现了德尔塔病毒的加强版,目前已经有数十人感染了这种病毒,同时也出现了死亡病例。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这种病毒的出现,印度终于变得严肃起来,开始加强对地区的监管,防止这种病毒也像自己的前辈一样,扩散到整个国境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印度   中国   留学生   遥遥无期   疫情   防疫   学业   大门   现状   痛苦   状态   病毒   时间   学校   政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