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航天工业”,向祖国航天工程致敬

2021年6月17日,全国瞩目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并进入太空轨道。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19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进入天宫空间站的天和核心舱,正式开启为期3个月的在轨驻留,成为中国载人航天进入空间站阶段后的首批太空访客。

6月23日,3名太空宇航员在空间站中实现了首次天地通话,向全国人民报平安。

——节选自《人民网》

中国的航天事业迈向重要里程碑阶段,将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开拓性贡献。而区块链技术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所具备的数据共享、隐私保护、业务协同及公开透明等优势,无疑可以为航天工程的发展添砖加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研究院、溪塔科技区块链联合实验室


区块链为航天器材提供可靠供应和维护

航天器运动环境的特殊性和飞行任务的多样性使得它在系统组成和技术方面有许多严格要求。由航天运载器发射送入宇宙空间后,航天器长期处在高真空、强辐射、失重的环境中。因此,重量轻、体积小、高可靠、长寿命和承受复杂环境条件的能力是航天器材料、器件和设备的基本要求。

——资料

区块链技术基于可验证的数据来源,提供可审计、安全可信、防篡改的零部件信息、供应商记录和货源验证,建立覆盖原材料配置、生产商、检测机构等各方的器材质量溯源体系,实现全生命周期的追踪管理。

另外,通过将区块链技术与智能终端结合,可有效缩减航天器的维修成本,提高维修效率。可信终端通过链下去中心化的智能数据采集,获取航天器构型和初始零件的状态,并将数据安全上链,通过智能合约技术自动化监测航天设备是否正常运行,从而提供更准确的、可信的预测维护。


联盟链保障航天数据可信和安全

本次发射的神舟十二号飞船以及航天员们入住的天宫空间站属于载人航天器。航天员对载人航天器各系统的工作能够参与监视和控制,但是仍然依赖于航天控制中心的地面遥控和指挥。

航天控制中心要完成各种数据的收集、处理与发送;监视航天器的轨道、姿态及其设备的工作状态,并实时发送控制指令;确定航天器的轨道参数,发布轨道预报;以及对航天测控网中的各个航天测控站进行实时指挥和控制等任务。

——资料

面对航天各部门间庞大冗杂的航天数据和指令的传送与接收,需要各参与方建立起一套高效可信的多方安全协作机制,确保各项指令高速准确流转和信息信任接入。

联盟链是由若干组织或者机构共同参与管理的区块链,每个机构负责运行一个或多个节点。联盟网络中的数据只允许系统内部用户进行有权限的读写和访问,不会对外公开。

借助联盟链和智能合约技术,为航天控制中心、通信部门、指挥监控部门和空间站等各机构建立同业联盟,通过高效低延迟拜占庭容错共识机制保证航天信息数据在联盟成员之间的可信共享。并引入基于隐私计算的智能合约,保障飞行数据的隐私安全。

2020年,溪塔科技正式发布了首个云原生区块链框架,即联盟链2.0 CITA-Cloud 。CITA-Cloud基于Rust 编程语言开发,集成了一批优秀组件,并在共识算法、 P2P 网络与加密算法等关键核心技术上做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完全自主可控。

近年来,区块链与云计算、5G通信、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正在快速地有机融合,产业应用场景也不断丰富,共同构成数字经济和智慧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溪塔科技作为深耕区块链多年的技术企业,将继续走在自主创新之路上,以区块链赋能实体经济,助力各行各业深化区块链应用。

最后

祝航天员们顺利完成任务

平安凯旋归来!

也祝祖国的航天工程

蒸蒸日上,再攀高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区块   航天   神舟   航天器   航天员   空间站   合约   可信   指令   轨道   太空   祖国   智能   工业   数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