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小行星探测计划启动,目标为小行星已定,使用俄罗斯科学仪器

大家都知道,日本隼鸟2号探测器成功探测“龙宫”小行星返回地球。碰巧在这个时候,我国嫦娥五号也成功登月携带月壤返回地面。对于太空探索获得如此成功,赢得了全世界的掌声,可是在这个掌声背后,到底是我国的嫦娥5号厉害还是日本的隼鸟2号厉害?

我国小行星探测计划启动,目标为小行星已定,使用俄罗斯科学仪器

我国小行星探测计划启动,目标为小行星已定,使用俄罗斯科学仪器

关于这个话题,大家都各自有自己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日本的隼鸟2号小行星探索的技术难度并不高,且意义不大,认为中国嫦娥5号成功登月获取月球土壤的技术难度和要求更加的高。

小行星探索的目的是什么?难度有多大呢?中国会不会去探索小行星呢?等等问题,今天八戒就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我国小行星探测计划启动,目标为小行星已定,使用俄罗斯科学仪器

我国小行星探测计划启动,目标为小行星已定,使用俄罗斯科学仪器

小行星探测的目的

首先,我们做任何事都是需要目的的,朝着目标的方向去不断探索,才能找到真正的答案,“嫦娥系列”探索月球、“天问系列”探测火星、天宫空间站等等都是有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当然小行星也不例外。

我国小行星探测计划启动,目标为小行星已定,使用俄罗斯科学仪器

我国小行星探测计划启动,目标为小行星已定,使用俄罗斯科学仪器

对小行星的探测和研究,有助于帮助我们了解早期的太阳的形成之谜,行走在最前端的是美国和日本,尤其是日本近几年,隼鸟二号的前身隼鸟号是世界上首个小行星取样探测器,日本已经掌握了这项小行星登陆采集技术,许多航天大国截至目前还没有掌握该项技术。

小行星探测的难度有多大?

小行星在我们太阳系中十分常见,在火星和土星之间就有一块小行星带,根据统计,在太阳系中小行星带至少有50万颗,除了小行星带的小行星,在太阳系中还有其他轨迹的小行星,比如近地小行星等等,综合计算小行星数量,在我们太阳系中最多的小天体。

我国小行星探测计划启动,目标为小行星已定,使用俄罗斯科学仪器

我国小行星探测计划启动,目标为小行星已定,使用俄罗斯科学仪器

在如此众多的小行星中,选择一颗小行星探测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在自身技术限制的情况下,如何才能准确、高效登陆小行星这才是关键,因此不论是美国还是日本,都会首选“近地小行星”。这是属于比较危险的一类,因为从理论上来看,它们有可能和地球相撞!

我国小行星探测计划启动,目标为小行星已定,使用俄罗斯科学仪器

我国小行星探测计划启动,目标为小行星已定,使用俄罗斯科学仪器

其次,就是运载能力登陆小行星的航天器的重量和火箭推力是关键,日本隼鸟二号的总质量约为609公斤,而嫦娥五号探测器质量超过8吨。

隼鸟二号与我国嫦娥五号不一样,嫦娥5号携带月球探测器,其由轨道器、上升器、返回器、着陆器四大部分构成,而隼鸟二号相对简单,因此质量偏轻。我国嫦娥5号成功,标志我国的运载能力已经达到先进水平了。

我国小行星探测计划启动,目标为小行星已定,使用俄罗斯科学仪器

我国小行星探测计划启动,目标为小行星已定,使用俄罗斯科学仪器

在探测器返回技术上,嫦娥五号在月球引力下能成功返回,再一次证明我国探测器的发动机技术已经达到一定水平了。而隼鸟2号的返回方式更加的简单粗暴,隼鸟二号在返回的过程中,向地球抛出一个样本容器,就离开进行新的任务,大大降低了技术难度。

总之我国嫦娥五号的成功,并不仅仅只是获取到了月壤,而是更好了论证了我国航天技术的突破和先进程度。

我国小行星探测计划启动,目标为小行星已定,使用俄罗斯科学仪器

我国小行星探测计划启动,目标为小行星已定,使用俄罗斯科学仪器

我国会不会登陆小行星呢?

关于中国登陆小行星的问题答案是肯定的。2019年4月,国家航天局首次发布了《小行星探测任务有效载荷和搭载项目机遇公告》,表示我国对小行星探测将通过发射抵达一颗近地小行星,并且进行取样返回,并且明示了小行星名字2016HO3。

我国小行星探测计划启动,目标为小行星已定,使用俄罗斯科学仪器

我国小行星探测计划启动,目标为小行星已定,使用俄罗斯科学仪器

小行星探测器的任务,首先开展绕飞探测,对小行星进行一个全面的了解,折机着陆小行星采集小行星样本,返回地球。科研团队通过采样对2016HO3小行星做进一步研究。

我国小行星探测计划启动,目标为小行星已定,使用俄罗斯科学仪器

我国小行星探测计划启动,目标为小行星已定,使用俄罗斯科学仪器

2016HO3小行星的基本信息:2016年4月26日发现,观察最长距离大约在40~100米之间,轨道接近地球轨道。距离地球最近的位置约为地月距离的38倍。

我国小行星探测计划启动,目标为小行星已定,使用俄罗斯科学仪器

我国小行星探测计划启动,目标为小行星已定,使用俄罗斯科学仪器

我国探测2016HO3小行星的目的揭示太阳系中典型天体的特征和演化机理,检测小行星是否含有水、有机物和矿物质的研究,以及地球生命起源等科学命题。

中俄联合探测小行星

去年7月29日,国家航天局等七部门又发布《关于开展嫦娥七号和小行星探测科普试验载荷创意设计征集活动的通知》,宣布了探月工程四期嫦娥七号任务和行星探测重大工程小行星探测任务正在启动实施的消息。

最近关于中国小行星探测一则重要消息,中国选择俄罗斯仪器用于小行星探测任务。标志中俄航天工业强强联合,探测小行星将会更加的顺利。

我国小行星探测计划启动,目标为小行星已定,使用俄罗斯科学仪器

我国小行星探测计划启动,目标为小行星已定,使用俄罗斯科学仪器

俄罗斯科学院宇宙空间研究所副所长奥列格•科拉布廖夫表示:中国在此项目中为外国公司提供了预先准备的机会。

中国深空探测规划中的小行星探测任务已经确定,即通过一次发射实现一颗近地小行星(2016HO3)取样返回和一颗主带彗星(133P)绕飞探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小行星   俄罗斯   目标   我国   计划   目的   太阳系   日本   探测器   嫦娥   月球   中国   难度   地球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