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中国杠上了?印度的载人航天究竟是蹭蹭热度,还是胸有成竹?

随着神舟十二号的圆满升天,印度这边似乎按耐不住了。目前,世界上只有中美俄具备独立将本国航天员送入太空的能力,但印度似乎也试图进入这一俱乐部。

跟中国杠上了?印度的载人航天究竟是蹭蹭热度,还是胸有成竹?

印度航天的“辉煌历史”

•2008年,印度航天发生了一件大事,印度国防部宣布建立“一体化航天机构”。以往,印度航天部负责发展民用航天,国防部负责发展军用航天,该机构打破了原有体质,建立起统一领导的新体制。此后,印度的航天事业似乎就突然“开挂”

•2008年,印度首个月球探测器“月船一号”撞月成功,随后印度又完成了火星探测器的建造,并于2014年9月,成功进入环火星轨道,印度也成为亚洲首个成功开展火星探测的国家。这速度,算是闪电般的了。

•到了2019年,印度又成功进行反卫星试验和“一箭29星”的发射,“月船二号”也在当年发射成功。

难怪当时国内有人惊呼:印度航天被人大大低估了。

跟中国杠上了?印度的载人航天究竟是蹭蹭热度,还是胸有成竹?

可事实真是如此吗?印度航天真的底气十足吗?

答案是否定的!其实,我们仔细研究下印度的这一系列操作就可以发现,其航天产业的光鲜外表下,成色严重不足。比如说,印度首次火星探测,选择了小载荷、环火星轨道探测的方式,避开了着陆火星这个最大难题。对比中国天问一号软着陆火星表面、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并开展巡视探测,技术难度显然不在一个水平。印度津津乐道的“一箭104星”同样也是含水量颇高,100多颗卫星大多在同轨道面内释放,总有效载荷只有1.5吨,就像打子弹一样,发出去没有太大难度,这和中美俄不同轨道释放大质量卫星的“一箭多星”完全不是一回事。印度就像是做了个“弹弓”,而中美俄则是在使用“狙击枪”。

此外,印度航天从业人员规模只有中美俄等航天强国的十分之一,且核心人员完全依赖美欧培养,基础薄弱、受制于人,已成为印度航天工业体系的顽疾。并且,过多的发展军事航天,印度载人航天基本没什么进展。

出于追赶中国的目的,印度近年开始探讨“载人航天”的发展计划。印度总理莫迪更是声称,要在2022年前实施载人航天任务。可惜事与愿违,2020年疫情的突然爆发,使得印度航天中心的运作受到严重影响,故而将载人航天任务拖到了2023年

跟中国杠上了?印度的载人航天究竟是蹭蹭热度,还是胸有成竹?

加甘扬

上图便是印度载人航天飞船“加甘扬”,相较于我国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可谓是“关公面前耍大刀”,真是不自量力啊!实力不足,却还始终想着跟中国抬杠!

最后,二师姐想说:印度的疫情如今愈演愈烈,可国内政府却还想着和我国在载人航天领域一争高下,这属实是印度人民的悲哀,如果能够搁置载人航天这种对印度来说“不自量力”的事情,把主要经费和精力转移到国内防疫事业上来,也许印度也不是今天这个局面。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积极发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印度   航天部   中国   国防部   神舟   火星   载荷   不自量力   胸有成竹   探测器   疫情   热度   航天   轨道   难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