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闪闪的金属块暗藏杀机,曾让山西一家几乎灭门,全国有十几万枚

1992年11月19日,山西省忻州市一位新婚不久的泥瓦工张有昌在工地干活。这里是忻州地区环境监测站的改扩建工地,有一口宽1米,深10米的井需要拆除。张有昌干活的时候,忽然看到井口有一个亮闪闪的金属圆柱体,长2至3 厘米,很像旧式日光灯的启辉器,非常漂亮。出于好奇,他随手捡起了圆柱体,放进了外套右边的口袋里。就是这一瞬间的决定,让张有昌一家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几乎被灭门,另外还有100多人受到了伤害。

亮闪闪的金属块暗藏杀机,曾让山西一家几乎灭门,全国有十几万枚

可疑的金属块不能乱捡

还没到中午12点,张有昌感到恶心、腹痛、呕吐,实在支撑不住了,就提前回了家。张有昌的妻子张芳年仅23岁,当时正怀着身孕,她陪同丈夫到忻州地区医院看病,医生却判断不出病因,只是安排张有昌住了院。随后,张芳由于怀孕回家休息,换成张有昌的二哥张有双继续陪护。

11月21日,不仅张有昌的病情没有好转,他的二哥也出现了相同的症状:恶心呕吐、脸色发紫。医院怀疑他们得了某种传染病,将他们转入了隔离病房。二人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医院已经无能为力。11月24日,张有昌的岳父张丑寅和父亲张明亮分别背着兄弟二人前往太原,来到了山西医学院附属医院。

此时,张有昌已经开始掉头发,右腹部和大腿呈现深紫色,非常吓人。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医生怀疑是放射病,也就是受到过量电离辐射引起的疾病。但这一猜测遭到了当时山西省卫生厅的否定,因为根据记载,忻州地区不可能存在放射源。这样一来,张家兄弟二人失去了最后的机会。

亮闪闪的金属块暗藏杀机,曾让山西一家几乎灭门,全国有十几万枚

一种放射源的结构

在治疗毫无效果后,他们回到了家乡。12月3日,张有昌去世,12月5日,二哥张有双去世,12月7日,父亲张明亮发病,两天后也去世了,张有昌的妻子张芳也开始出现类似症状。而此时,由于张家一家人中三位男性短时间内接连去世,几乎被“灭门”,引起了当地的恐慌,一时间传言四起,更多的人还是认为他们得了极其厉害的传染病,人们纷纷躲避,附近的商店都关了门,地里的菜都没人要了。

当地防疫部门为了控制疾病传播,打算对所有接触张家的人进行隔离,张芳的父亲为了救女儿一命,赶在隔离前把她接了出来,辗转了几家医院后,最终来到北京市人民医院求医。这一选择挽救了张芳和腹中胎儿的生命。人民医院的急诊室主任发现,张芳体内的白细胞只有正常水平的十分之一,走路都困难,又怀着孕,情况非常危急,当即在父女二人押金不够的情况下安排张芳住院。

亮闪闪的金属块暗藏杀机,曾让山西一家几乎灭门,全国有十几万枚

人民医院旧照

针对张芳的病情,人民医院血液科专门组织了多次专家会诊,邀请了包括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卫生部工业卫生实验所等多个单位的专家,最终确定张芳得的是骨髓型中度急性放射病,她肯定是受到了大剂量的电离辐射照射,受照剂量约2.3Gy。

会诊专家认为,除了张芳之外,张家另外3人应该也是死于急性放射病,感到事态严重,尤其是引起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放射源仍不知所踪,很可能还会伤害更多的人,因此紧急向上级汇报,引起高度重视,有关部门要求山西省迅速查清此事,找到放射源,避免伤害进一步扩大。

接到指示后,山西省组织了多个部门,迅速在忻州开始了调查,并很快查出了眉目:忻州不是没有放射源,而是弄丢了一颗放射源!原来,早在1973年9月,忻州地区科委从上海的原二机部电光所购入了6枚钴60放射源,用于农作物辐射育种。

亮闪闪的金属块暗藏杀机,曾让山西一家几乎灭门,全国有十几万枚

水中的放射源

钴60是一种非常典型的放射性同位素,它的半衰期为5.27年,在衰变过程中会释放出1.17兆和1.33兆电子伏的两种γ射线,射线能量很高,穿透力极强,如果照射到人体上,会破坏细胞,损伤DNA。若剂量较小的话并无感觉,如果剂量过大,就会造成伤害,严重的还会诱发癌症。如果短时间内受照剂量大于1Gy,会引发急性放射病,损伤造血功能,使白细胞急剧减少,引发大面积感染,危及生命。

有些朋友很疑惑:钴60这种危险的放射性物质怎么还能拿来育种?不用大惊小怪,这是很常用的做法。在高能射线的照射下,农作物的种子会产生基因突变,其中一些突变是有益的,通过培育将这些发生了有益突变的种子筛选出来,就可以获得良种。现在的太空育种也是这个原理,只是辐射源改成了太空中的宇宙射线。

亮闪闪的金属块暗藏杀机,曾让山西一家几乎灭门,全国有十几万枚

日本的一处辐射育种设施

为了储存和使用这些钴60放射源,忻州地区科委修建了钴源室和操作间,随着钴60的衰变,钴源辐射强度不断减弱,后来就废弃不用了。1981年9月,由于科委另迁新址,原址转给了忻州地区环境监测站,因此将钴源封存在一口深达10米的水井中。

1991年,环境监测站要扩建盖楼,急需将封存的钴源迁走,经过一番协商,请太原的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中辐院)的专家负责放射源的迁移操作,山西省放射性废物库负责收贮。1991年6月20日,中辐院的两位专家韩某和卜某,山西省放射环境管理站陈某、李某,忻州科委钴源室管理人员贺某一起开了论证会,研究迁源方案。

会上,有人问及钴源有多少个,贺某凭记忆回答是4个,而实际上1973年引进了6个放射源,有5个是苏联制造的,1个是法国制造的。每每读到这里,核专业出身的人马君都会被惊呆:这些能够置人于死地的钴60放射源,在长达18年的时间里,竟然没有建立台账,也没有档案,管理者竟连数量都搞不清楚,实在是触目惊心!

亮闪闪的金属块暗藏杀机,曾让山西一家几乎灭门,全国有十几万枚

强放射源需要屏蔽

确定迁移方案后,1991年6月25日,在贺某现场监督下,中辐院韩某和卜某将储存在井底的放射源取出,从原来的不锈钢筒转移到铅罐中,并顺利运往放射性废物库。在迁移过程中,韩某就发现钴源数量不太对劲,不锈钢筒中有4枚钴源,还有1枚颜色发暗的物体,但贺某表示这个是防止泄漏的铅制“堵头”,最后4枚钴源和1枚“堵头”被装进了铅罐拉走。至此,剩余的一枚要命的放射源在一系列失误之下被留下了原地,成为巨大的危险。

1992年9月,施工人员对钴源室进行了爆破,随后由工程队开挖地基。11月19日,一名民工从井底吊上来的泥土中倒出一个发亮的金属块,接头就发生了本文开头的一幕:好奇的张有昌随手捡起了金属块,从而引发了自己家的悲剧。事实上,就算他没有捡,这个遗失的放射源说不定还会伤害其它人,总之,一场放射性事故已经无法避免。

亮闪闪的金属块暗藏杀机,曾让山西一家几乎灭门,全国有十几万枚

操作放射源

这个夺命的钴60放射源后来的轨迹也是非常离奇,堪比侦探片。在查出问题后,有关部门在张有昌的家里、接触的人的家里甚至殡仪馆里仔细搜寻,都没有找到它。原来,在张有昌到太原的山西医学院附属医院看病时,放射源竟然还在他的衣服口袋里!直到其岳父张丑寅和医院一名护士回忆出:张有昌在住院时曾在口袋里掉出个金属疙瘩,被其父张明亮扔进了垃圾桶。

这样看来,钴源有可能被送到了市垃圾场,工作人员赶到那里却发现:垃圾场宽50米,深30米,想从里面找出钴源不亚于大海捞针!根据医院负责转运垃圾的工人提供的卸倒位置,始终无法找到钴源,放射性也无异常。

此后事情却峰回路转,经过领导做工作,运垃圾的工人承认自己为了图方便,并没有将垃圾运往垃圾场,而是倒在了晋祠公路边的垃圾堆上。当工作人员沿晋祠公路搜寻时,在某一地点发现辐射剂量突增,最终确定了放射源的具体位置。经过周密布署,1993年2月2日上午6时,距公路5.4米的一处垃圾堆被挖掘机挖开,丢失超过一年零七个月的钴60放射源终于被找到,并得到了妥善处理。

亮闪闪的金属块暗藏杀机,曾让山西一家几乎灭门,全国有十几万枚

放射源被混在医院垃圾中倒在了公路旁

至此,人们心头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但这次事故的后果和波及范围远不止张有昌家死去的3人。张芳后来经治疗后痊愈,腹中的胎儿也顺利出生,发育正常,但因为受到了约1.85Gy的辐射,智力明显低于正常水平。而夺命放射源跟着张有昌从工地到家,再到各个医院,辗转达8天之久,许多人遭受了辐射。事后统计,包括张有昌父子3人在内,事件共造成141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照射,同病房一位病友的受照剂量达到0.87Gy,因此患上了轻度放射病。

忻州放射源事故是迄今为止国内最严重的一次放射事故,然而它却不是唯一的一起。现在一提到核,人们就会想到核电站,并且“谈核色变”。然而与戒备森严、管理完善的核电站相比,更容易发生事故的是那些散布在各地的民用放射源。

放射源在现代已经不是稀罕物,在工农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除了上面提到的辐射育种之外,还用于食品消毒、工业探伤、计量、医学治疗等多种领域,数量也很庞大。根据2019年发布的《中国的核安全》白皮书显示,2018年我国在用的放射源数量为14.26万枚,这些放射源中的很多都具有较强的杀伤力,一旦失控就会造成事故。

亮闪闪的金属块暗藏杀机,曾让山西一家几乎灭门,全国有十几万枚

使用放射源消毒

根据《全国放射性事故安全汇编(1988-1998年)》统计,1988-1998年,我国大陆发生放射性事故达332起,其中丢失放射性物质258起,人员受到超剂量照射57起,放射性物质污染17起。在早些年,对放射源的危险性认识不足,管理比较粗放,引发了较多的事故。随着管理制度的不断加严和完善,放射源事故发生率不断降低,到2019年已经降到了每万枚1起以下,为历史最低水平。

不过由于我国放射源基数庞大,尽管事故概率已经很低,但仍然时有发生,例如2005年在哈尔滨,一枚形似轴承的探伤用铱192放射源被小区锅炉工捡拾,放在锅炉房中,造成旁边居民楼住户一死多伤。2009年,陕西省铜川市秦岭水泥公司丢失一枚铯137放射源,后来发现被当成废钢卖给富平县一家钢铁厂,并被炼成了钢材,后在炉渣中发现铯137,而钢材中并未发现。2014年,南京中石化第五建设公司一名工人捡到一条链状物品,放进裤兜,而这也是一枚探伤用的铱192源,幸好时间较短(3小时),当事人症状较轻。

亮闪闪的金属块暗藏杀机,曾让山西一家几乎灭门,全国有十几万枚

放射源事故的危害巨大,要想杜绝这类事件,首先要在源头上加强管理,确保每一枚放射源被正确使用和保管,而另一方面,大家如果看到来历不明的金属物,例如一些闪亮的圆柱体、棒状物或链状物,千万不要轻易去捡,万一是放射源,麻烦可就大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忻州   放射病   放射源   山西省   金属   圆柱体   太原   垃圾场   科委   山西   放射性   剂量   杀机   事故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