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根:原来越胖的现代人,寻找对抗肥胖的基因密码

文/陈根

肥胖,已成为特殊的现代病。数据统计显示,全球有19亿成年人超重(BMI在25-29.9之间),6.5亿成年人肥胖(BMI在30以上)

在中国,2020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中国成人(≥18岁)的超重比例为34.3%,肥胖的比例为16.4%;6-17岁儿童青少年中,超重比例为11.1%,肥胖比例为7.9%;6岁以下儿童超重率为6.8%,肥胖率为3.6%。

不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对于社会,超重与肥胖都带来了重大挑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超重或肥胖每年导致约280万人死亡。据估计,到2030年,全球约57%的成年人将超重或肥胖。

陈根:原来越胖的现代人,寻找对抗肥胖的基因密码

就肥胖的成因来看,很多独立的科学研究发现,肥胖与基因有关。比如,英国科学家2007年发现与肥胖密切相关的Fto基因。体内Fto基因较多的人平均体重比其他人高3千克。然而,近日,一项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新研究却发现,16种罕见的基因变异,还可以保护人们免于肥胖

具体来说,纽约生物技术公司Regeneron的研究人员,对来自美国、英国和墨西哥的超过64.5万人进行了“全外显子组测序”后,发现了16种影响身体质量指数(BMI)的变异。其中,一种名为GPR75的基因发生了罕见的基因突变,与预防肥胖有关。

GPR75,即一种脑表达的G蛋白偶联受体——在每10000个接受测序的人中观察到大约4个。Regeneron公司称,在所有16项研究中,它与降低BMI的关联最强。GPR75还编码在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其它部位,特异性表达的G蛋白偶联受体,分布部位中就包括对能量代谢调节有重要影响的下丘脑。

至少来说,GPR75基因不活跃的人,其体重比没有该基因突变的人轻约12磅,患肥胖症的风险比没有该基因突变的人低54%。而携带突变基因的人,平均体重指数低1.9 kg/㎡,几乎降低了2个百分点

进一步分析则显示,GPR75基因对体重的影响,与邻近基因没有关联,而且真正有意义的可能是所谓的“蛋白截断突变”(protein-truncating),存在这种变异的参与者GPR75蛋白完全失去功能,与BMI下降的关系也最明显。

而在小鼠实验中,不敲除GPR75基因的小鼠,被喂食14周体重就会翻倍,而敲除一个GPR75等位基因,小鼠的体重就少上涨25%,两个都敲掉则会少上涨44%,糖耐量受损也相对较轻。

初步的动物实验也证实,抑制GPR75能够一定程度上抵抗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并且,GPR75蛋白还是G蛋白偶联受体,特别适合作为药物开发靶点。这项工作的意义是重大的,这不仅为人们揭开新的肥胖症相关的“基因密码”,也为肥胖症的药物开发以及分子机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见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肥胖   世界卫生组织   基因   肥胖症   小鼠   受体   英国   突变   中国   现代人   成年人   罕见   蛋白   部位   体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