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都想喊他“爷爷”,我只想喊他“了不起的中国匠人”

你们都想喊他“爷爷”,我只想喊他“了不起的中国匠人”


他本是一位乡下老匠人,靠唯一手艺艰难谋生,却在63岁时靠此手艺打开儿子事业僵局;


他本想重拾童趣、为孙子留下美好童年,却意外走红、轻松获赞1000W+,辗压一大批职业网红;


他本为出行方便、建造了一道木拱桥,却被外国网友误认为偷偷利用了CAD建模技术,认定他是高科技人才......


他很平凡,却又立志传承2600年前“榫卯”技术.......


你们都想喊他“爷爷”,我只想喊他“了不起的中国匠人”


他是阿木爷爷,头戴一顶草帽,手里拿着竹子和木板,不善言谈,却格外受人敬重。


你们都想喊他“爷爷”,我只想喊他“了不起的中国匠人”


大器晚成,惊艳世人


阿木爷爷到底有多厉害?


不落一根钉、不着一滴胶,一块木板就能被他变成一把凳子;


砍下竹子后不用切,用柴火将其打弯。接着,他手下的竹子就变成了一张躺椅;


先在一根根木条上挖槽,敲敲打打让它们嵌入对方。然后,他手里的木条就变成了一道木拱桥......


这都是阿木爷爷的绝活,也是“榫卯”结构的精髓与神奇之处:


将凹凸不同的两块木头,对接到“天衣无缝”的程度。这样,就完成了一件木工活儿,全程不用钉子、胶水和金属固件。


你们都想喊他“爷爷”,我只想喊他“了不起的中国匠人”


凭借这份手艺,阿木爷爷快速在全网积累了300W+粉丝,视频累计播放量近2亿,又被央视等600多家媒体争相报道。


这几年来,阿木爷爷做出了众多令人叹为观止的“木工作品”。“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模型”就是其中之一。


它由42根榫卯棱和27道锁组成平均每4个榫铆住一个榫卯集,各个小零件之间环环相扣。不仅看起来美轮美奂,而且怎么也拆不散。


你们都想喊他“爷爷”,我只想喊他“了不起的中国匠人”


虽然整个展示视频只有5分钟,但足以窥见阿木爷爷的功力。


从画图纸、凿卯画榫、锯刨磨抠、下料打蜡,再到最后互相镶嵌,阿木爷爷必须严格遵守尺寸,保证精确到一厘一毫。否则就会功亏一篑。


阿木爷爷在视频中基本不说话,却能将木头玩出各种花样。


制作鲁班凳时,他先在木头上做好“左1”、“右2”等标记,再用普通刀锯切削、刨光、磨、钻、凿、抠,最后上漆、打蜡,就能将各构件镶嵌在一起,然后完工。


成品看起来很松散,撑开后又发现每根木头都在紧紧相连,稳固结实又耐用。


凳子有了,还差个桌子。


阿木爷爷拿出一大块木板,按照画好的线条慢慢切锯、打磨,再分成两层相互交错的结构,削去多余木条,古色古香的将军案就做成了。


你们都想喊他“爷爷”,我只想喊他“了不起的中国匠人”


后来,他开始研究小物件。


他先在整木上画好线条、弧形、太极八卦图,接着锯、磨、凿出小块,套在一起,就成了一把把菱形立体锁、方块锁、爱心锁、苹果锁......


你们都想喊他“爷爷”,我只想喊他“了不起的中国匠人”


然后,各种各样的榫卯结构+新元素小物件也横空出世:


几块边角料与玻璃纸组合,做成一盏六角宫灯;


一段新竹做成扇形,再加上布条就是风车形驱鸟器;


几段木头参差交错,再配上两个圆块、两个有弧度的方块就是会走路的机器人;


木板锯成圆形,再刻成小哪吒图样,安装上悬浮块就是在空中旋转的“小魔童”......


你们都想喊他“爷爷”,我只想喊他“了不起的中国匠人”


阿木爷爷的视频中里有古老的传统工艺,更能看到一位匠人不疾不徐的处事态度。


穿行在绿树、流水和游鱼中,他仿佛是一位仙人。但其实,他也是个普通匠人。


你们都想喊他“爷爷”,我只想喊他“了不起的中国匠人”


六十年的老木匠,历经浮沉


阿木爷爷原名王德文,9岁时父亲早逝,母亲体弱多病,他扛起养家重任。


那时,家里锅盖漏气,总也蒸不熟饭。


一个木工亲戚得知后,赶来帮他们做了木锅盖。也就是在那一刻,王德文认定以后要做一个木匠。


13岁,他辍学回家学做木工,学了3年后,他还是一分工钱也没拿到,直到4年后,他才出师。


有天做工时,他突然看到东家的一把鲁班凳,特别惊艳,久久不能忘怀。回到家后,他便开始琢磨。几天后,他终于造出了一把同样的凳子。


你们都想喊他“爷爷”,我只想喊他“了不起的中国匠人”


这是他第一次不为谋生而做的榫卯结构小物件,也是60岁前的唯一一次。


之后,王德文依旧是四处谋生,他的手艺不是最高的,但却是最认真的。因此,80年代,他就能拿到两元/天的高薪,真真切切改善了家人生活。


晚上,东家还会找他一起喝酒谈天,孩子们绕膝而坐,岁月静好。这大概也是王德文前半生的最高光时刻。


进入21世纪,现代化逐渐代替手工,村民们迷恋上了皮沙发、洋家具,不再需要中式家具,木匠地位也大不如从前。


这门倍受推崇的手艺,如今却被时代抛弃,他来不及思考,因为对他而言,最重要的是生存。


你们都想喊他“爷爷”,我只想喊他“了不起的中国匠人”


木匠纷纷去家具厂打工,王德文也去了,但映入他眼帘的是:


便宜木材拼凑而成的皮沙发,两块木头之间只有胶水或钉子连接、松松垮垮,妇女们一分钟砸150个钉子......


再一想到中式家具精挑细选的木材、稳固的榫卯结构,王德文不免一阵心痛。


于是,他放弃了打工,决定回家捣鼓小家具卖。


你们都想喊他“爷爷”,我只想喊他“了不起的中国匠人”


拉着桌子去赶集时,王德文和儿子王保成总会竭力展示它的结实:站在板车上,将麻将桌高举,再往地上重重一摔。


这样一来,围观和采购的人多了一些,但刨去成本,历时好多天才完成的一张桌子只赚60元钱,有点得不偿失。


家中越来越贫困,甚至儿子上初中的学费也是跟别人借来的。


就这样又熬了几年,儿子要上大学,王德文决定让他顺应时代潮流,学习汽车维修。


这时,他规划好了儿子的后半生,也下定决心让儿子与传统手工告别。


你们都想喊他“爷爷”,我只想喊他“了不起的中国匠人”


一朝走红,生活翻天覆地


年过五旬的王德文知道时代变了。但他怎么也没想到,多年以后,自己会因儿子走红。


2009年,儿子王保成去4S店实习,王德文总以为儿子能够从此安定。


可谁知,一段时间后,儿子竟然选择了辞职。


这让王德文内心很难理解。但儿子说,自己如今做的新媒体才是时代发展潮流,王德文也就应允了,任由儿子去闯荡。


后来,听儿子说,他又打算去广西乡下定居,专门拍短视频,王德文再一次表示理解。


不久后,孙子出生,王德文夫妇俩从山东跨越大半个中国来到广西,专职照看小孙子。这时,王德文才知道,儿子的事业遇到了瓶颈,不知未来路在何方。


一天,邻居孩子拿来拨浪鼓给孙子炫耀,王德文一下子坐不住了:别人有的,我的小孙孙也必须有!


接着,他就拿起一块木头,做出一个拨浪鼓,前后不到20分钟。


他又继续做了“竹蜻蜓”、“竹蝴蝶”、“会走路小猪佩奇”、“小木船”等一堆玩具......爷孙俩开开心心地拿着把玩。


你们都想喊他“爷爷”,我只想喊他“了不起的中国匠人”


看到这副画面的王保成深受感动,便决定放松一下,将此视频传到网上。但他没想到的是,这个视频火了,比之前精心制作的所有视频都火......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王德文看着视频中的木制玩具,一瞬间也晃了神,仿佛看到了自己记忆中的“鲁班凳”,当年的惊艳还留在心间。


于是,他便提出要做一把“鲁班凳”,还要在视频中重点展示木头尺寸、钻凿方法、打磨方式等,让观众一看就会,不再像他当初那样费解。儿子也欣然同意。


然后,这个视频又火了,王德文就此变成阿木爷爷,儿子王保成也成功转型。


之后,阿木爷爷开始专心研究以前没机会做的精巧工艺品,王保成也跟着父亲学习木工,负责画图纸和设计。


二人合作将鲁班凳从第1代改良到了第7代,这些视频的点击量累计也达到了1100W+。


阿木爷爷又将榫卯结构与新元素结合,一年之中制作了70余件木工手作。


你们都想喊他“爷爷”,我只想喊他“了不起的中国匠人”


很多博主、游客慕名拜访,媒体也前来采访。阿木爷爷不愿扫他们的兴,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当地政府也开始重视阿木爷爷,翻新了陈塘镇屯两村的民居和道路,又在村庄最高处盖起第2个木屋,希望打造以“阿木爷爷”为主题的影视旅游基地,并借此打开当地特产沙糖桔的销路。


一时之间,阿木爷爷从一名普通老匠人,变成了万众瞩目的网红爷爷,他的行程被安排得满满当当,言行举止也倍受关注。


你们都想喊他“爷爷”,我只想喊他“了不起的中国匠人”


回归本心,传承发扬


2020年初,阿木爷爷和儿子回到山东老家,集结了许多当地经验丰富的老匠人,开了家具工坊,专门制作鲁班锁等工艺品。


眼看着家具工坊步入正轨,父子二人又再次返回广西,继续着以前的生活。


那时,阿木爷爷依旧有许多推不掉的采访,他也总是忙着配合拍摄,有时候一个动作要做很多遍,很累、腰也会疼。


直到10月份,他病倒了。


出院后,阿木爷爷深感自己许久没有静心创作了,脑子也转不动。


他才明白了:宣传只是个口子,名气也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要把事情做好。


接下来,他们拒绝了大部分拜访者,也拒绝了想和王保成合作成立公司的商人,开始回归原始:阿木爷爷静心创作工艺品,儿子王保成静心制作短视频。


你们都想喊他“爷爷”,我只想喊他“了不起的中国匠人”


他们清楚,传统的木匠技术早已无法维持生计,没有几个人愿意拜师学艺,目前只能依靠拍摄短视频的方式去传承。


因此,他们将所有视频都做成了教程,让稍有基础的人看后就能动手尝试。


如今,儿子仍旧是阿木爷爷唯一的摄影师,因为只有他才清楚父亲的每个操作流程,才能清晰拍出更多细节。


同时,他们也决心外出学习更多技艺,做出更复杂的榫卯作品。


他们去北京看故宫角楼,一起看支架、梁、交叉点,看基层,看房檐的龙头龙嘴......


阿木爷爷指着地图上的黑龙江、内蒙古、新疆、西藏、云南、广西、江苏、山东,说道:


全国各地方的这些传统手工活,你看到的仅仅是一点点,你没看到的多的是,我啊,才刚刚入门。


如今的阿木爷爷,每天早晨,都会小心地把锯、凿、锉、斧、刨摆放在竹子做的台面上,再开始当天的工作。


六十多岁的老匠人,至今仍保留着对传统工艺的敬畏,又立志传承和创新。


儿子王保成也要继续跟父亲学习技艺,再引进现代工艺,让工艺制品走进更多人的生活中。


他还说:等到力量足够时,自己要和梁思成一样四处游历,去详细记录更多可贵的木工手艺,让它们长久流传下去。


你们都想喊他“爷爷”,我只想喊他“了不起的中国匠人”


你们都想喊他“爷爷”,我只想喊他“了不起的中国匠人”


写在最后


人民日报评论阿木爷爷: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有恒者不声张,功成时美名扬。


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才换来他63岁的一朝走红。


阿木爷爷也曾从世外桃源走向纷繁世俗,也曾踏入熙熙攘攘。但最终,他选择了回归初始,找回匠人初心。


在这个制图软件、3D打印随处可见的时代里,阿木爷爷的坚守,无疑闪耀着手工的魅力和智慧的光芒。


你们都想喊他“爷爷”,我只想喊他“了不起的中国匠人”


我们中华民族拥有众多的璀璨文明和精致手工:


4500年前的缂丝、3000年前的刺绣、2600年前的榫卯结构、1000年前的唐三彩、400年前的耍牙技艺、360年前的油纸伞......


它们无一不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神秘与美好。


可是,时代变迁、沧海桑田,很多传统工艺也被逐渐遗忘。


但幸运的是,总有那么一些人在传承美好。他们将自己所学技艺无偿献给世人,还会加入现代元素,使之融入现代生活。


因为他们知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他们知道,传承,就是继承和发展;他们更知道,总要有人传承过去,民族才有未来!


. END .


【文| 雷小草】

【编辑|丹尼尔李 】

【排版 | 毛毛雨】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

林生斌苦心经营3年的“痴情”人设,终究没挡住“真相”的暴揍

我们终究要学会一个人面对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匠人   爷爷   孙子   木条   木匠   广西   竹子   木工   手艺   中国   木头   了不起   年前   儿子   结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