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猛与余秋雨等就“城市经济与文学作品及艺术创作”进行探讨


杜猛与余秋雨等就“城市经济与文学作品及艺术创作”进行探讨

(柴志坤、余秋雨、杜猛、刘泉)

记得有一次我们几位朋友在与著名作家余秋雨交流时谈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学,其生产的方式必须超越个人心灵的想象和独语状态,走向生活化和社会化的价值取向,形成面向时代、介入生活、干预社会的新传统。商业社会促进了人们的观念变革,带来了竞争意识、效益意识、创新意识和开拓意识,市场化在相当程度上拓展了作家的生活空间和创作领域,这是当代文学多样性与复杂性的社会基础。市场经济带来的首先是作家身份的改变和创作风格的多样化。如果放到今天也许我就不谈了……


例如:宋元时商品经济繁荣,于是逐渐兴起市民阶层,市民文化也随之兴起。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为我们展现了宋代繁华市井文化的场景。快速的都市生活节奏与情感节奏,决定了市民文化热情奔放、浅俗直白的倾向,而市民文化直接推动乐宋代诗、词、散文和元曲繁荣发展。


文化也是对经济的反映,它在本质上是一定社会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又对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宋词元曲的兴起,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而理学的兴起,使人们认识到人欲是一切罪恶之根源,应当去人欲、存天理。理学等文化促使到了朝廷惠民政策的施行。这些都会使人们精神高尚,驱除私欲,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而稳定的社会,又会促使人们安于劳动,乐于劳动,享受生活,不断创造财富,推动宋元时期经济的繁荣。

(来源:网易+中国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秋雨   惠民   观念形态   经济   元曲   宋元   理学   宋代   文学作品   市场经济   繁荣   人欲   节奏   市民   社会   城市   文化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